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无线电中继通信、微波通信论文

WLAN接入控制机制的优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8-17页
    1.1 WLAN 概述及标准第8-11页
        1.1.1 IEEE 802.11 系列第9-10页
        1.1.2 Hiper LAN 协议系列第10-11页
        1.1.3 其它系列第11页
    1.2 课题的来源与研究意义第11-13页
    1.3 研究现状及趋势第13-15页
    1.4 研究主要内容第15页
    1.5 论文结构第15-17页
第2章 WLAN 接入控制机制及性能分析第17-36页
    2.1 IEEE 802.11 接入控制机制第17-26页
        2.1.1 帧间间隔第18-19页
        2.1.2 载波侦听机制第19-20页
        2.1.3 退避机制第20-23页
        2.1.4 基本访问方式工作原理第23-24页
        2.1.5 RTS/CTS 方式工作原理第24-26页
    2.2 接入控制机制性能分析第26-32页
        2.2.1 模型描述第26-29页
        2.2.2 饱和吞吐率性能分析第29-32页
    2.3 退避算法分析第32-35页
        2.3.1 BEB 算法分析第32-33页
        2.3.2 MILD 算法分析第33-34页
        2.3.3 EIED 算法分析第34-35页
    2.4 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WLAN 接入控制机制的设计第36-48页
    3.1 研究思路第36-37页
    3.2 改进的退避算法 P_BEB第37-40页
        3.2.1 时隙使用率第37页
        3.2.2 P_BEB 退避算法第37-40页
    3.3 改进的 Markov 链模型及饱和吞吐率定量计算第40-45页
    3.4 基于 P_BEB 接入控制机制第45-46页
    3.5 复杂度分析第46页
    3.6 小结第46-48页
第4章 软件工程方法及仿真实现与分析第48-66页
    4.1 软件工程的思想第48-50页
        4.1.1 软件的生命周期第48-49页
        4.1.2 软件的开发过程与生成文档第49-50页
    4.2 软件测试的概念和方法第50-51页
        4.2.1 白盒测试第50-51页
        4.2.2 黑盒测试第51页
    4.3 OPNET 仿真工具简介第51-52页
    4.4 P_BEB 仿真模型建立第52-56页
        4.4.1 建立进程模型第52-54页
        4.4.2 建立节点模型第54页
        4.4.3 建立网络模型第54-55页
        4.4.4 输入、输出参数第55-56页
    4.5 WLAN 拓扑结构分类第56页
        4.5.1 分布对等式拓扑第56页
        4.5.2 基础结构集中拓扑第56页
    4.6 仿真实现与结果比较分析第56-65页
        4.6.1 Ad Hoc 场景的仿真实现与结果分析第57-61页
        4.6.2 Infrastructure 场景的仿真实现与结果分析第61-65页
    4.7 小结第65-66页
第5章 结束语第66-68页
    5.1 论文总结第66-67页
    5.2 未来的工作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余科技园区的移动办公网络规划
下一篇:波长可调谐超长腔掺铒光纤混沌激光器输出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