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承包权退出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农地承包权退出的概述 | 第11-16页 |
| 2.1 农地承包权退出的内涵 | 第11-13页 |
| 2.1.1 农地承包权 | 第11-12页 |
| 2.1.2 农地承包权退出 | 第12-13页 |
| 2.2 农地承包权退出的现实依据 | 第13-16页 |
| 第三章 当前我国农地承包权退出的典型模式考察 | 第16-22页 |
| 3.1 “双放弃”模式 | 第16-17页 |
| 3.2 “土地换户籍”模式 | 第17-19页 |
| 3.3 “户改惠农”模式 | 第19-21页 |
| 3.4 退地实践的启示 | 第21-22页 |
| 第四章 农地承包权退出的条件 | 第22-27页 |
| 4.1 主体合格 | 第22-23页 |
| 4.2 意思表示真实 | 第23-24页 |
| 4.3 稳定收入 | 第24-25页 |
| 4.4 稳定居所 | 第25-27页 |
| 第五章 农地承包权退出的补偿机制 | 第27-36页 |
| 5.1 农地承包权退出补偿的依据 | 第27页 |
| 5.2 农地承包权退出补偿的主体 | 第27-30页 |
| 5.2.1 政府 | 第28-29页 |
| 5.2.2 集体经济组织 | 第29-30页 |
| 5.3 农地承包权退出补偿的标准 | 第30-34页 |
| 5.3.1 各地实践补偿标准 | 第30-31页 |
| 5.3.2 农地承包权退出补偿价值构成 | 第31-34页 |
| 5.4 农地承包权退出补偿的方式 | 第34-36页 |
| 5.4.1 一次性现金补偿 | 第34-35页 |
| 5.4.2 土地换取社保补偿 | 第35-36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 发表论文、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39-40页 |
| 致谢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