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放射性元素论文--铀论文

相山铀矿田沙洲矿床蚀变特征及成矿意义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绪论第13-17页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13页
    1.2 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4-15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页
        1.3.2 技术路线第14-15页
    1.4 主要工作量第15-17页
2 区域地质背景第17-23页
    2.1 大地构造位置第17页
    2.2 地层及岩性特征第17-18页
    2.3 构造第18-20页
    2.4 岩浆岩第20-21页
    2.5 区域地质矿产第21-23页
3 沙洲铀矿床地质特征第23-31页
    3.1 矿床地质概况第23-24页
    3.2 矿床构造特征第24-25页
    3.3 围岩蚀变类型第25-31页
        3.3.1 面型蚀变第25-26页
        3.3.2 线型蚀变第26-31页
4 矿床蚀变特征第31-43页
    4.1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第31-32页
        4.1.1 样品采集第31页
        4.1.2 实验与测试方法第31-32页
    4.2 地球化学特征第32-41页
        4.2.1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32-33页
        4.2.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33-36页
        4.2.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36-41页
    4.3 面型和线型蚀变特征第41-43页
        4.3.1 面型蚀变蚀变特征第41页
        4.3.2 线型蚀变蚀变特征第41-43页
5 斑状花岗岩长石蚀变过程中的成分变化规律第43-57页
    5.1 样品处理与岩相学特征第43-45页
        5.1.1 样品处理第43-44页
        5.1.2 长石岩相学特征第44-45页
    5.2 不同蚀变强度及类型长石样品成分变化规律第45-47页
        5.2.1 主量元素变化规律第45-46页
        5.2.2 稀土元素变化规律第46-47页
    5.3 斑晶长石和基质长石蚀变过程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第47-54页
        5.3.1 样品选择第47-48页
        5.3.2 主量元素对比第48-49页
        5.3.3 微量元素对比第49-52页
        5.3.4 稀土元素对比第52-54页
    5.4 小结第54-57页
6 热液蚀变对成矿意义探讨第57-65页
    6.1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第57-59页
    6.2 蚀变作用对铀成矿意义第59-65页
        6.2.1 面型蚀变对铀成矿意义第60页
        6.2.2 线型蚀变对铀成矿意义第60-65页
7 结论与建议第65-67页
    7.1 结论第65-66页
    7.2 建议第66-67页
致谢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塔木素铀矿床矿石特征及成因研究
下一篇:罗布真铅锌矿床矿石矿物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