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政治信任:结构、运行与对策
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核心概念 | 第12-14页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政治信任的基本理论 | 第18-31页 |
第一节 政治信任的内涵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政治信任的结构要素 | 第19-23页 |
一、主体 | 第19-20页 |
二、客体 | 第20-21页 |
三、介体 | 第21-22页 |
四、环体 | 第22-23页 |
第三节 政治信任的运作机理与运作后果 | 第23-31页 |
一、运作机理:四体互动 | 第23-26页 |
二、运作后果与"四体互动"理论模型假设 | 第26-31页 |
第三章 群体性突发事件之政治信任的结构 | 第31-39页 |
第一节 群体性突发事件概述 | 第31-33页 |
第二节 政治信任的结构 | 第33-39页 |
一、作为主体的公众 | 第33-34页 |
二、作为客体的政治行为体与政治产出 | 第34-36页 |
三、作为介体的信息沟通系统 | 第36-37页 |
四、作为环体的外在环境因素 | 第37-39页 |
第四章 群体性突发事件之政治信任的运行 | 第39-47页 |
第一节 政治信任的运作机制 | 第39-45页 |
一、政治信任:主客体间的"加速作用" | 第39-41页 |
二、政治信任:借助介体的主客体间的"指示作用" | 第41-44页 |
三、政治信任:环体影响下的主客体"聚合作用" | 第44-45页 |
第二节 运作后果 | 第45-47页 |
第五章 群体性突发事件之政治信任的培育 | 第47-53页 |
第一节 主体:提升自身素质和判断力,选择政治信任 | 第48-49页 |
第二节 客体:着重构建良好制度体系,培育制度信任 | 第49-51页 |
第三节 介体:承担起载体的重要角色,重建政治信任 | 第51-52页 |
第四节 环体:积极适应改造环境,营造政治信任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