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织铁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2章 区域工程地质条件 | 第15-21页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第15页 |
2.2 地形地貌 | 第15-16页 |
2.3 地层岩性 | 第16页 |
2.4 地质构造 | 第16-17页 |
2.5 水文地质 | 第17-18页 |
2.6 不良地质与特殊地质 | 第18-19页 |
2.7 气象与地震 | 第19-21页 |
2.7.1 气象 | 第19页 |
2.7.2 地震 | 第19-21页 |
第3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第21-68页 |
3.1 灾害自身严重性评判 | 第21-42页 |
3.1.1 评价因素的选择 | 第21-25页 |
3.1.2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的确定 | 第25-30页 |
3.1.3 评价基础数据的提取 | 第30-33页 |
3.1.4 构建判别矩阵并计算权重 | 第33-38页 |
3.1.5 评价基础数据的分级赋值 | 第38-40页 |
3.1.6 危险度计算及分析 | 第40页 |
3.1.7 评价结果及分析对比 | 第40-42页 |
3.2 灾害对铁路危害性评判 | 第42-52页 |
3.2.1 评价因素的选择 | 第42-43页 |
3.2.2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的确定 | 第43-46页 |
3.2.3 评价基础数据的提取 | 第46-47页 |
3.2.4 构建判别矩阵并计算权重 | 第47-50页 |
3.2.5 评价基础数据的分级赋值 | 第50-51页 |
3.2.6 评价结果及分析对比 | 第51-52页 |
3.3 地质灾害工点安全风险评价 | 第52-54页 |
3.4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 | 第54-67页 |
3.4.1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分区体系 | 第54-56页 |
3.4.2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分区 | 第56-66页 |
3.4.3 毕织铁路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 | 第66-67页 |
3.5 小节 | 第67-68页 |
第4章 基岩落石危害分析与防治 | 第68-74页 |
4.1 基岩落石分类 | 第68-69页 |
4.2 基岩落石扔抛轨迹模拟 | 第69-72页 |
4.2.1 工点介绍 | 第70-71页 |
4.2.2 Rockfall模拟 | 第71-72页 |
4.3 基岩落石的防治 | 第72页 |
4.4 地质灾害工点防治措施及防护等级建议 | 第72-74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