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绪论 | 第8-26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5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5-23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第23-26页 |
第一章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差异研究之理论基础 | 第26-40页 |
第一节 家庭视角有关理论 | 第26-30页 |
第二节 社会性别与社会性别理论 | 第30-40页 |
第二章 福建省不同性别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变化 | 第40-54页 |
第一节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差异总体的变化 | 第40-43页 |
第二节 不同类型高校入学机会性别差异的变化 | 第43-46页 |
第三节 各类高校中不同专业入学机会性别差异的变化 | 第46-52页 |
小结 | 第52-54页 |
第三章 福建省城乡间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差异的变化 | 第54-72页 |
第一节 城乡学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差异总体的变化 | 第54-57页 |
第二节 城乡学生不同类型高校入学机会性别差异的变化 | 第57-63页 |
第三节 城乡学生不同专业入学机会性别差异的变化 | 第63-70页 |
小结 | 第70-72页 |
第四章 促进福建省不同性别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化的现实策略 | 第72-82页 |
第一节 促进不同性别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化的已有策略 | 第72-75页 |
第二节 进一步促进不同性别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化的现实策略 | 第75-8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2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92-94页 |
致谢 | 第94-96页 |
个人简历 | 第96-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