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维修资金使用的监督模式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20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8-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 第11-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18-20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20-24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0-22页 |
2.1.1 房屋维修资金的概念 | 第20页 |
2.1.2 监督模式的概念 | 第20-22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22-24页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2页 |
2.2.2 成本效益理论 | 第22-23页 |
2.2.3 产权理论 | 第23-24页 |
3 现有房屋维修资金使用的监督模式评价 | 第24-32页 |
3.1 房屋维修资金使用的概况 | 第24-26页 |
3.1.1 房屋维修资金使用的流程 | 第24-25页 |
3.1.2 房屋维修资金使用的特点 | 第25-26页 |
3.2 房屋维修资金使用的现有监督模式 | 第26-27页 |
3.3 现有监督模式的评价 | 第27-28页 |
3.4 现有监督模式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8-32页 |
4 房屋维修资金使用中新的监督模式的构建 | 第32-44页 |
4.1 新的监督模式的提出 | 第32-35页 |
4.2 新的监督模式的构建 | 第35-40页 |
4.2.1 新监督模式的构建目标 | 第36页 |
4.2.2 构建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 第36-37页 |
4.2.3 监督环境的营造 | 第37-40页 |
4.3 模式的构建流程 | 第40-41页 |
4.4 监督模式有效运行的措施 | 第41-43页 |
4.4.1 建立监督的相关标准 | 第41-42页 |
4.4.2 房屋维修资金使用监督的追究机制的建立 | 第42-43页 |
4.5 新监督模式的体系构建 | 第43-44页 |
5 新模式下房屋维修资金使用关键环节的监督方法 | 第44-56页 |
5.1 监督关键环节的确定及成因分析 | 第44-52页 |
5.1.1 监督关键环节的确定 | 第44-46页 |
5.1.2 关键环节的成因分析 | 第46-52页 |
5.2 新模式下监督方法的设立 | 第52-5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第56-57页 |
6.2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的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