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9页 |
绪论 | 第9-21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9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第10-17页 |
一、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 第10-13页 |
二、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 第13-16页 |
三、文献评述 | 第16-17页 |
第三节 主要内容与结构 | 第17-20页 |
一、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二、本文的框架结构 | 第18-20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20-21页 |
一、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20页 |
二、本文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一章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第一节 区域金融竞争力的内涵界定 | 第21-22页 |
一、竞争力的含义 | 第21页 |
二、区域竞争力的含义 | 第21-22页 |
三、区域金融竞争力的含义 | 第22页 |
第二节 区域金融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一、IMD与WEF竞争力理论 | 第22-23页 |
二、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理论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区域金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5-37页 |
第一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区域金融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26-29页 |
一、内在影响因素 | 第26-27页 |
二、外在影响因素 | 第27-29页 |
第三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9-33页 |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 | 第29-31页 |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释义 | 第31-33页 |
三、数据的来源 | 第33页 |
第四节 金融竞争力的评价分析方法 | 第33-37页 |
一、因子分析 | 第34-35页 |
二、聚类分析 | 第35-36页 |
三、对应分析 | 第36-37页 |
第三章 福建省与东部地区其他省市金融竞争力的横向比较分析 | 第37-57页 |
第一节 因子分析评价过程及结果 | 第37-52页 |
一、金融体系竞争力的因子分析 | 第37-43页 |
二、金融生态环境竞争力的因子分析 | 第43-51页 |
三、东部地区金融竞争力的汇总分析 | 第51-52页 |
第二节 聚类分析评价过程及结果 | 第52-54页 |
第三节 对应分析评价过程及结果 | 第54-56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福建省金融竞争力的纵向比较分析 | 第57-65页 |
第一节 福建省近十年金融竞争力的因子分析 | 第57页 |
第二节 各分项竞争力的变化趋势分析 | 第57-62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62-65页 |
第五章 提升福建省金融竞争力的对策 | 第65-69页 |
第一节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 第65-66页 |
一、扩大金融规模,引进境外金融机构 | 第65页 |
二、优化金融结构,促进金融市场多元化 | 第65-66页 |
三、继续推进金融改革试点工作,深化金融改革创新 | 第66页 |
第二节 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 第66-69页 |
一、健全金融市场法制法规,规范金融运行环境 | 第66-67页 |
二、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 第67页 |
三、加快区域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 第67页 |
四、用好先行先试政策,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 第67-68页 |
五、大力引进创新型人才,提高金融软实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个人简历 | 第77-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