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38页 |
1.1 文献综述 | 第10-34页 |
1.1.1 纳米药物载体系统 | 第10-16页 |
1.1.2 靶向给药系统 | 第16-26页 |
1.1.3 聚磷酸酯 | 第26-34页 |
1.2 论文研究工作的意义 | 第34-35页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35-37页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37-38页 |
第二章 半乳糖胺修饰的无规共聚物 poly(CL-co-OPEA_(Gal))的合成与表征 | 第38-51页 |
2.1 引言 | 第38-39页 |
2.2 原料与试剂 | 第39-40页 |
2.3 实验步骤 | 第40-43页 |
2.3.1 无规共聚物 poly(CL-co-OPEA)的合成 | 第40-42页 |
2.3.2 无规共聚物 poly(CL-co-OPEA-_(COOH))的合成 | 第42页 |
2.3.3 无规共聚物 poly(CL-co-OPEA-_(Gal))的合成 | 第42-43页 |
2.3.4 细胞毒性实验 | 第43页 |
2.4 测试与表征 | 第43-44页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44-50页 |
2.5.1 无规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44-48页 |
2.5.2 体外细胞毒性评价 | 第48-5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三章 半乳糖胺修饰的无规共聚物poly(CL-co-OPEA-_(Gal))用于肝靶向药物载体 | 第51-68页 |
3.1 引言 | 第51页 |
3.2 原料与试剂 | 第51-52页 |
3.3 实验步骤 | 第52-56页 |
3.3.1 无规共聚物胶束的制备 | 第52页 |
3.3.2 芘荧光探针法测试无规共聚物的临界聚集浓度(CAC) | 第52页 |
3.3.3 载药及体外释放实验 | 第52-54页 |
3.3.4 细胞内吞实验 | 第54-55页 |
3.3.5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 第55-56页 |
3.4 测试与表征 | 第56页 |
3.5 结果与讨论 | 第56-67页 |
3.5.1 无规共聚物胶束与无规共聚物载药胶束的制备与表征 | 第56-60页 |
3.5.2 体外药物释放 | 第60-61页 |
3.5.3 细胞内吞实验 | 第61-64页 |
3.5.4 细胞毒性实验 | 第64-6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四章 组胺修饰的嵌段共聚物 MePEG-b-P(CL-co-OPEA-_(His))的合成与表征 | 第68-79页 |
4.1 引言 | 第68-69页 |
4.2 原料与试剂 | 第69-70页 |
4.3 实验步骤 | 第70-73页 |
4.3.1 聚合物 MePEG-b-P(CL-co-OPEA)的合成 | 第70-72页 |
4.3.2 聚合物 MePEG-b-P(CL-co-OPEA-_(COOH))的合成 | 第72页 |
4.3.3 聚合物 MePEG-b-P(CL-co-OPEA-_(His))的合成 | 第72页 |
4.3.4 细胞毒性实验 | 第72-73页 |
4.4 测试与表征 | 第73页 |
4.5 结果与讨论 | 第73-78页 |
4.5.1 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73-77页 |
4.5.2 体外细胞毒性评价 | 第77-7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9-81页 |
5.1 第二章结论 | 第79页 |
5.2 第三章结论 | 第79页 |
5.3 第四章结论 | 第79-80页 |
5.4 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9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专利及撰写论文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