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污点证人制度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章 污点证人与污点证人制度第9-12页
 一、污点证人的概念和特征第9-10页
  (一) 污点证人的概念第9-10页
  (二) 污点证人的特征第10页
 二、污点证人制度的概念和特征第10-12页
  (一) 污点证人制度的概念第10-11页
  (二) 污点证人制度的特征第11-12页
第二章 污点证人制度的法理基础第12-19页
 一、"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特权第12-13页
  (一) 证人不自陷于罪的特权第12-13页
  (二)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沉默权第13页
 二、冲突与协调下的制度创新第13-16页
  (一) 秩序与自由的冲突第14-15页
  (二) 冲突与矛盾的协调第15-16页
 三、公正与效率的价值平衡第16-19页
  (一) 污点证人制度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第16-18页
  (二) 污点证人制度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第18-19页
第三章 比较法视野下的污点证人制度第19-26页
 一、污点证人的实体制度第19-23页
  (一) 污点证人制度适用的案件范围第19页
  (二) 污点证人制度适用的对象第19-20页
  (三) 污点证人制度的豁免模式第20-23页
  (四) 污点证人豁免的例外规定第23页
 二、污点证人制度的程序构造第23-26页
  (一) 证人豁免的启动权属于控诉机关第24页
  (二) 污点证人只享有启动申请权和建议权第24-25页
  (三) 证人豁免的决定权属于法院第25-26页
第四章 我国污点证人制度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第26-31页
 一、我国污点证人制度构建的必要性分析第26-28页
 二、我国污点证人制度构建的可行性分析第28-31页
第五章 构建我国污点证人制度的设想第31-36页
 一、我国污点证人制度的实体制度第31-33页
  (一) 我国污点证人制度的适用范围第31页
  (二) 我国污点证人制度的适用对象第31-32页
  (三) 我国污点证人制度的适用类型第32页
  (四) 我国污点证人的惩戒机制第32-33页
  (五) 我国污点证人的保护机制第33页
 二、我国污点证人制度的运作程序第33-36页
  (一) 启动程序第34页
  (二) 审查方式第34页
  (三) 告知程序第34页
  (四) 复议程序第34页
  (五) 意外情况的处理程序第34-36页
注释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后记第40-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经验法则及其在事实认定中的运用
下一篇: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