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仁果类论文--苹果论文

不套袋富士系苹果品种筛选及无袋栽培技术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括第12-13页
        1.2.1 国外研究概况第12页
        1.2.2 国内研究概况第12-13页
    1.3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14-17页
    2.1 试验地概括第14页
    2.2 试验材料第14页
    2.3 试验设计第14-15页
    2.4 试验指标和测定方法第15-17页
        2.4.1 品种物候期记录第15页
        2.4.2 叶片形态及生理指标测定方法第15页
        2.4.3 果实内在品质测定方法第15-16页
        2.4.4 农药残留测定方法第16页
        2.4.5 果实外在品质测定方法第16页
        2.4.6 果实单株产量测定方法第16页
        2.4.7 单果重测定方法第16页
        2.4.8 偏斜比率的测定方法第16页
        2.4.9 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第16-17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17-46页
    3.1 富士系苹果品种物候期观察记录第17页
    3.2 不套袋栽培对‘延长红’的影响第17-21页
        3.2.1 生物保护膜对‘延长红’叶片生理和形态影响第17-18页
        3.2.2 不同处理对‘延长红’单株产量、单果重、残次果率的影响第18-19页
        3.2.3 不同处理对‘延长红’果实内在品质影响第19-20页
        3.2.4 不同处理对‘延长红’果实外在品质的影响第20-21页
    3.3 不套袋栽培对‘烟富3号’的影响第21-24页
        3.3.1 生物保护膜对‘烟富3号’叶片生理和形态影响第21页
        3.3.2 不同处理对‘烟富3号’单株产量、单果重、残次果率的影响第21-22页
        3.3.3 不同处理对‘烟富3号’果实内在品质影响第22-23页
        3.3.4 不同处理对‘烟富3号’果实外在品质影响第23-24页
    3.4 不套袋栽培对‘富士冠军’的影响第24-27页
        3.4.1 生物保护膜对‘富士冠军’叶片生理和形态影响第24-25页
        3.4.2 不同处理对‘富士冠军’单株产量、单果重、残次果率的影响第25-26页
        3.4.3 不同处理对‘富士冠军’果实内在品质影响第26页
        3.4.4 不同处理对‘富士冠军’果实外在品质影响第26-27页
    3.5 不套袋栽培对‘长富2号’的影响第27-31页
        3.5.1 生物保护膜对‘长富2号’叶片生理和形态影响第27-28页
        3.5.2 不同处理对‘长富2号’单株产量、单果重、残次果率的影响第28-29页
        3.5.3 不同处理对‘长富2号’果实内在品质影响第29-30页
        3.5.4 不同处理对‘长富2号’果实外在品质影响第30-31页
    3.6 不套袋栽培对‘龙富短枝’的影响第31-34页
        3.6.1 生物保护膜对‘龙富短枝’叶片生理和形态影响第31页
        3.6.2 不同处理对‘龙富短枝’单株产量、单果重、残次果率的影响第31-32页
        3.6.3 不同处理对‘龙富短枝’果实内在品质影响第32-33页
        3.6.4 不同处理对‘龙富短枝’果实外在品质影响第33-34页
    3.7 五个富士系品种不套袋果实着色比较第34页
    3.8 不套袋栽培对苹果耐贮性的影响第34-40页
        3.8.1 不同处理对‘延长红’耐贮性的影响第34-36页
        3.8.2 不同处理对‘富士冠军’耐贮性的影响第36-38页
        3.8.3 不同处理对‘龙富短枝’耐贮性的影响第38-40页
    3.9 不同处理苹果农药残留测定第40-41页
    3.10 不同处理对苹果生产成本调查第41-42页
    3.11 果实不同着生位置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第42-43页
        3.11.1 中心果与边果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第42页
        3.11.2 顶花芽果与腋花芽果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第42-43页
        3.11.3 背上果与平斜果对果实偏斜比率的影响第43页
    3.12 果面刺激对果实外观的影响第43-46页
        3.12.1 针刺模拟虫叮对果实外观的影响第43-44页
        3.12.2 果园伤果原因分析第44-46页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第46-50页
    4.1 讨论第46-48页
    4.2 结论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致谢第53-54页
作者简介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苹果枝条钾含量与腐烂病发生程度关系研究
下一篇:不同留果穗数和不同补光时间对番茄品质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