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设立融资租赁公司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5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2-16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6-26页 |
2.1 关于影响融资租赁因素理论研究 | 第16-20页 |
2.1.1 税率差别理论的相关分析 | 第16-17页 |
2.1.2 债务替代理论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17-18页 |
2.1.3 代理成本理论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18-19页 |
2.1.4 破产成本理论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19-20页 |
2.2 关于多元化经营的相关理论 | 第20-26页 |
2.2.1 资源富余理论 | 第20-21页 |
2.2.2 市场势力理论 | 第21页 |
2.2.3 代理理论 | 第21-22页 |
2.2.4 内部资本市场理论 | 第22页 |
2.2.5 债务互保假说 | 第22-23页 |
2.2.6 防御假说 | 第23页 |
2.2.7 投资组合理论 | 第23-26页 |
第3章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概况及法律规制 | 第26-34页 |
3.1 融资租赁在我国发展现状 | 第26-29页 |
3.2 国家对融资租赁的政策背景 | 第29-34页 |
3.2.1 关于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鼓励政策推动 | 第29-30页 |
3.2.2 关于融资租赁行业法律法规的完善 | 第30-34页 |
第4章 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及设计 | 第34-44页 |
4.1 研究假设 | 第34-39页 |
4.1.1 企业规模 | 第34-35页 |
4.1.2 盈利能力 | 第35页 |
4.1.3 成长潜力 | 第35-36页 |
4.1.4 偿债能力 | 第36页 |
4.1.5 营运能力 | 第36页 |
4.1.6 现金流 | 第36-37页 |
4.1.7 市场发达程度 | 第37页 |
4.1.8 是否为国有企业 | 第37-38页 |
4.1.9 股权集中程度 | 第38页 |
4.1.10 独立董事比例 | 第38-39页 |
4.2 研究设计 | 第39-44页 |
4.2.1 样本选择 | 第39-40页 |
4.2.2 变量定义 | 第40-42页 |
4.2.3 研究方法 | 第42页 |
4.2.4 研究模型 | 第42-44页 |
第5章 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44-60页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4-47页 |
5.1.1 被解释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 第44页 |
5.1.2 解释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4-47页 |
5.2 单变量T检验 | 第47-54页 |
5.3 回归结果分析 | 第54-57页 |
5.3.1 全体样本回归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5.3.2 金融类上市公司分析 | 第55-56页 |
5.3.3 其他类上市公司分析 | 第56-57页 |
5.4 小结 | 第57-6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结论 | 第60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