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大规模跨模态检索的哈希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6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4-17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4-16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工作 | 第17-23页 |
1.2.1 非监督哈希模型 | 第17-18页 |
1.2.2 半监督哈希模型 | 第18-19页 |
1.2.3 监督哈希模型 | 第19-21页 |
1.2.4 单模态哈希方法 | 第21页 |
1.2.5 跨模态哈希方法 | 第21-23页 |
1.2.6 量化方法 | 第23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3-24页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4-26页 |
第2章 监督的跨模态无松弛哈希 | 第26-35页 |
2.1 概述 | 第26页 |
2.2 目标函数 | 第26-29页 |
2.2.1 问题描述 | 第26-27页 |
2.2.2 核化 | 第27页 |
2.2.3 模态间的一致性保持 | 第27-28页 |
2.2.4 模态内的一致性保持 | 第28页 |
2.2.5 学习哈希码 | 第28-29页 |
2.2.6 正则化 | 第29页 |
2.2.7 目标函数 | 第29页 |
2.3 优化 | 第29-32页 |
2.3.1 迭代优化 | 第30-31页 |
2.3.2 相关定理及其证明 | 第31-32页 |
2.4 算法分析 | 第32-33页 |
2.4.1 时间复杂度分析 | 第32-33页 |
2.4.2 收敛性分析 | 第33页 |
2.4.3 拓展性分析 | 第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3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5-53页 |
3.1 数据集 | 第35-36页 |
3.1.1 Wiki | 第35页 |
3.1.2 NUS-WIDE | 第35页 |
3.1.3 MIRFLICKR25K | 第35-36页 |
3.2 评价标准 | 第36-37页 |
3.2.1 MAP | 第36页 |
3.2.2 精确度曲线 | 第36-37页 |
3.2.3 精确召回曲线 | 第37页 |
3.3 自我验证实验 | 第37-43页 |
3.3.1 设置平衡参数 | 第37-41页 |
3.3.2 正交旋转矩阵的影响 | 第41页 |
3.3.3 正则化项的影响 | 第41-42页 |
3.3.4 收敛性及训练时间验证 | 第42-43页 |
3.4 对比实验 | 第43-52页 |
3.4.1 对比方法 | 第43页 |
3.4.2 Wiki上的对比结果 | 第43-46页 |
3.4.3 MIRFLICKR25K上的对比结果 | 第46-48页 |
3.4.4 NUS-WIDE上的对比结果 | 第48-50页 |
3.4.5 训练时间对比 | 第50-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4.1 总结 | 第53页 |
4.2 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6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