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 第12-14页 |
1.2.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史 | 第12-13页 |
1.2.2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1.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第14-19页 |
1.3.1 LiCoO_2型氧化物层状结构正极材料 | 第15-16页 |
1.3.2 LiMn_2O_4系尖晶石型氧化物正极材料 | 第16-18页 |
1.3.3 LiMPO_4(M=Fe, Mn, Co)橄榄石结构正极材料 | 第18页 |
1.3.4 其他正极材料 | 第18-19页 |
1.4 正极材料LiMnPO_4的研究进展 | 第19-25页 |
1.4.1 正极材料LiMnPO_4充放电机理及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1.4.2 正极材料LiMnPO_4的合成方法 | 第21-23页 |
1.4.3 正极材料LiMnPO_4的改性研究 | 第23-25页 |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 第27-31页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27-28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27-28页 |
2.2 电极材料的制备 | 第28-29页 |
2.2.1 合成工艺 | 第28-29页 |
2.2.2 复合工艺 | 第29页 |
2.3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9-30页 |
2.3.1 扣式电池的组装 | 第29页 |
2.3.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9-30页 |
2.4 表征方法与测试 | 第30-31页 |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30页 |
2.4.2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30页 |
2.4.3 X射线衍射仪 | 第30页 |
2.4.4 差热分析法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溶剂热法合成中空球形LiMnPO_4及其电化学性能 | 第31-41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1-32页 |
3.2.1 空心球形正极材料LiMnPO_4的合成制备 | 第31-32页 |
3.2.2 制备材料的结构与形貌表征 | 第32页 |
3.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2-40页 |
3.3.1 溶剂热反应时间对LiMnPO_4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32-36页 |
3.3.2 溶剂热反应温度对LiMnPO_4/C晶相、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36-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空心球LiFe_(1-x)Mn_xPO_4的合成及研究 | 第41-47页 |
4.1 引言 | 第41-42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2页 |
4.2.1 空心球形正极材料LiFe_(1-x)Mn_xPO_4的合成制备 | 第42页 |
4.2.2 高能球磨辅助固相法制备正极材料LiFe_0.5Mn_0.5PO_4/C | 第4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2-46页 |
4.3.1 LiFe_(1-x)Mn_xPO_4/C的物相表征 | 第43页 |
4.3.2 LiFe_(1-x)Mn_xPO_4(x=0.25, 0.5, 0.75)的形貌分析 | 第43-45页 |
4.3.3 制备样品LiMn_0.5Fe_0.5PO_4/C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5-46页 |
4.4 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LiMn_2O_4-LiFe_0.5Mn_0.5PO_4/C二元复合电极及其电化学行为 | 第47-55页 |
5.1 引言 | 第47-48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48-49页 |
5.2.1 离子导体LiMn_2O_4的制备 | 第48页 |
5.2.2 锂离子电池复合电极材料LMFP/C-LMO-x%的合成制备 | 第48页 |
5.2.3 材料结构与形貌表征 | 第48-49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49-53页 |
5.3.1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49-50页 |
5.3.2 LiMn_0.5Fe_0.5PO_4、LiMn_2O_4及LMFP/C-LMO-x%形貌表征 | 第50-52页 |
5.3.3 电化学性能测试比较 | 第52-53页 |
5.4 小结 | 第53-5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总结 | 第55-56页 |
6.2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