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人群语音信号时间特征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2 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1.3 本文实验设计与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1.3.1 实验设计 | 第13-1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相关方法及技术概述 | 第17-30页 |
2.1 语音信号简介 | 第17-18页 |
2.1.1 语音的定义和研究方向 | 第17页 |
2.1.2 抑郁人群语音信号分类 | 第17-18页 |
2.2 语音端点检测 | 第18-19页 |
2.3 语音特征提取 | 第19-23页 |
2.3.1 无声段时间特征的构造 | 第19-20页 |
2.3.2 有声段语音特征的介绍 | 第20-23页 |
2.4 特征选择方法介绍 | 第23-26页 |
2.4.1 mRMR算法 | 第24页 |
2.4.2 CFS算法 | 第24-25页 |
2.4.3 Relief算法 | 第25-26页 |
2.4.4 两独立样本T检验 | 第26页 |
2.5 分类方法介绍 | 第26-29页 |
2.5.1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 | 第27页 |
2.5.2 支持向量机 | 第27-28页 |
2.5.3 随机森林 | 第28-2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针对抑郁识别的语音实验设计 | 第30-37页 |
3.1 实验目的 | 第30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30-32页 |
3.2.1 一期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3.2.2 二期实验材料 | 第31-32页 |
3.3 录音设备参数 | 第32页 |
3.4 实验的入组和排除标准 | 第32-33页 |
3.5 实验流程 | 第33-35页 |
3.6 数据集的构建 | 第35-36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语音信号时间特征分析 | 第37-52页 |
4.1 抑郁人群时间特征研究 | 第37-39页 |
4.2 时间特征分析 | 第39-45页 |
4.2.1 三种时间特征的统计分析 | 第39-42页 |
4.2.2 两期实验对比分析 | 第42-44页 |
4.2.3 不同言语方式差异段落数目统计 | 第44-45页 |
4.3 言语方式和药物治疗对时间特征的影响的研究 | 第45-48页 |
4.3.1 言语方式 | 第45-46页 |
4.3.2 药物治疗 | 第46-48页 |
4.4 无声时长可视化 | 第48-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时间特征子集有效性验证 | 第52-64页 |
5.1 模型评估 | 第52-53页 |
5.1.1 评估方法 | 第52页 |
5.1.2 性能度量 | 第52-53页 |
5.2 基于无声段时间特征的抑郁识别模型 | 第53-58页 |
5.3 基于有声段语音特征的抑郁识别模型 | 第58-62页 |
5.4 两种模型对比 | 第62-6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第64-66页 |
6.1 总结 | 第64-65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