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LaFeO3钙钛矿的制备及其催化一氧化碳和罗丹明B氧化性能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2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1 CO污染第9页
        1.1.2 有机染料污染第9-10页
    1.2 CO催化氧化机理第10-11页
    1.3 芬顿法去除有机废水的反应机理第11页
    1.4 CO催化氧化催化剂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4.1 贵金属催化剂第12页
        1.4.2 非贵重金属催化剂第12-13页
    1.5 罗丹明B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5.1 光催化法第14页
        1.5.2 非均相类fenton催化法第14页
    1.6 钙钛矿型催化剂对CO和罗丹明B催化氧化性能研究第14-16页
        1.6.1 钙钛矿型催化剂对CO催化氧化性能研究第14-15页
        1.6.2 钙钛矿型催化剂对罗丹明B催化氧化性能研究第15-16页
    1.7 钙钛矿型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第16-17页
    1.8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第17-19页
        1.8.1 共沉淀法第17页
        1.8.2 柠檬酸溶胶—凝胶法第17-18页
        1.8.3 燃烧合成法第18页
        1.8.4 模板法第18-19页
    1.9 钙钛矿催化剂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第19-20页
        1.9.1 碳烟颗粒氧化第19页
        1.9.2 钙钛矿催化剂对N_2O的分解第19页
        1.9.3 钙钛矿催化剂在化学链燃烧中的应用第19-20页
        1.9.4 钙钛矿催化剂在光催化领域中的应用第20页
    1.10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和实验内容第20-22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2-26页
    2.1 化学试剂及气体第22页
    2.2 仪器设备第22-23页
    2.3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第23-26页
        2.3.1 X-射线粉末衍射(XRD)第23页
        2.3.2 N_2物理吸附第23页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3页
        2.3.4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第23页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23-24页
        2.3.7 催化剂CO催化氧化性能评价装置第24页
        2.3.8 H_2O_2催化降解活性测试第24页
        2.3.9 罗丹明B催化氧化活性测试第24-26页
第三章 共沉淀法制备镧铁钙钛矿催化剂对CO催化氧化性能研究第26-52页
    3.1 共沉淀法制备LaFeO_3以及实验条件的优化第26-34页
        3.1.1 引言第26页
        3.1.2 催化剂的制备第26页
        3.1.3 正交实验优化设计第26-34页
    3.2 La_(1-x)Ce_xFeO_3(x=0.1、0.2、0.3、0.4)催化剂的制备、择优表征、性能测试及小结第34-38页
        3.2.1 引言第34-35页
        3.2.2 La_(1-x)Ce_xFeO_3(x=0.1、0.2、0.3、0.4)催化剂的制备第35页
        3.2.3 La_(1-x)Ce_xFeO_3(x=0.1、0.2、0.3、0.4)催化剂的择优表征、性能测试及小结第35-38页
    3.3 LaFe1-yByO_3(B=Co、Ni、Cu、Mn;y=0.1、0.2、0.3、0.4)的制备、择优表征、性能测试及小结第38-51页
        3.3.1 前言第38页
        3.3.2 LaFe1-yByO_3(B=Ni、Cu、Mn、Co;y=0.1、0.2、0.3、0.4)催化剂的制备第38-51页
    3.4 本章总结第51-52页
第四章 碳微球作为模板制备的LaFeO_3催化剂对罗丹明B催化氧化性能研究第52-58页
    4.1 引言第52页
    4.2 催化剂的制备第52-53页
    4.3 催化剂的表征及性能测试第53-57页
        4.3.1 催化剂的X-射线衍射(XRD)第53-54页
        4.3.2 样品表面形貌(TEM)第54页
        4.3.3 N_2物理吸附第54-55页
        4.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55-56页
        4.3.5 催化降解H_2O_2活性测试第56页
        4.3.6 催化剂催化H_2O_2氧化罗丹明B活性测试第56-57页
    4.4 本章总结第57-5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7页
致谢第67-68页
个人简介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氮杂环卡宾催化串联反应合成喹啉-2-酮衍生物
下一篇:可见光催化氮杂半频哪醇重排及烯烃官能团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