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28页 |
1.1 左旋肉碱的研究现状 | 第16-24页 |
1.1.1 左旋肉碱的化学结构 | 第16-17页 |
1.1.2 左旋肉碱的含量与分布 | 第17页 |
1.1.3 左旋肉碱的代谢与生物合成 | 第17-18页 |
1.1.3.1 左旋肉碱的合成部位 | 第17页 |
1.1.3.2 左旋肉碱的合成途径 | 第17-18页 |
1.1.3.3 左旋肉碱的代谢途径 | 第18页 |
1.1.4 左旋肉碱的生理生化基础 | 第18-22页 |
1.1.4.1 左旋肉碱可以促进线粒体长链脂肪能酸的β氧化 | 第18-19页 |
1.1.4.2 左旋肉碱可以缓冲线粒体酰基 CoA∕CoA 比率的作用 | 第19页 |
1.1.4.3 左旋肉碱可以清除长链酰基 CoA 恢复腺苷酸转位酶的活性 | 第19页 |
1.1.4.4 左旋肉碱可以维持生物膜 | 第19-20页 |
1.1.4.5 左旋肉碱可以调节渗透压 | 第20页 |
1.1.4.6 左旋肉碱可以调节免疫应答 | 第20页 |
1.1.4.7 左旋肉碱可以促进支链氨基酸的氧化 | 第20页 |
1.1.4.8 左旋肉碱可以维持机体内氨代谢 | 第20-21页 |
1.1.4.9 左旋肉碱可以清除自由基 | 第21页 |
1.1.4.10 左旋肉碱可以防止运动后血乳酸浓度的升高和抗疲劳作用 | 第21页 |
1.1.4.11 左旋肉碱最新功能 | 第21-22页 |
1.1.5 左旋肉碱的保健生理功能 | 第22-23页 |
1.1.5.1 减肥食品 | 第22页 |
1.1.5.2 婴儿营养 | 第22-23页 |
1.1.5.3 老年人营养 | 第23页 |
1.1.5.4 运动员营养 | 第23页 |
1.1.6 左旋肉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第23-24页 |
1.2 左旋肉碱与运动的关系 | 第24页 |
1.3 左旋肉碱与骨骼肌的关系 | 第24-28页 |
1.3.1 左旋肉碱与骨骼肌收缩时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的关系 | 第24-25页 |
1.3.2 左旋肉碱与骨骼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关系 | 第25页 |
1.3.3 左旋肉碱与骨骼肌纤维的关系 | 第25-26页 |
1.3.4 左旋肉碱与骨骼肌肌红蛋白的关系 | 第26页 |
1.3.5 左旋肉碱与骨骼肌线粒体支链氨基酸的分解代谢的关系 | 第26页 |
1.3.6 左旋肉碱与骨骼肌线粒体代谢酶 | 第26-27页 |
1.3.7 左旋肉碱与骨骼肌自由基代谢 | 第27页 |
1.3.8 左旋肉碱与骨骼肌乳酸代谢的关系 | 第27-28页 |
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28-31页 |
3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31-38页 |
3.1 实验对象 | 第31页 |
3.2 适应性训练及动物筛选 | 第31页 |
3.3 实验动物的分组和喂药 | 第31页 |
3.4 动物训练方案 | 第31-32页 |
3.5 实验标本的制备及线粒体的提取 | 第32-33页 |
3.5.1 实验动物的处死 | 第32页 |
3.5.2 骨骼肌取样 | 第32页 |
3.5.3 骨骼肌线粒体缓冲液、悬浮液的配制 | 第32页 |
3.5.4 骨骼肌线粒体的提取 | 第32-33页 |
3.6 测试指标及方法 | 第33-36页 |
3.6.1 骨骼肌线粒体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考马斯亮蓝 G250 染色法) | 第33-34页 |
3.6.2 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Ⅱ、 Ⅲ 、Ⅳ)的测定 | 第34-36页 |
3.6.2.1 NADH 、DCPIP、 CytC 消光系数的测定 | 第34-35页 |
3.6.2.2 酶复合物Ⅰ(ComplexⅠ)活性测定 | 第35页 |
3.6.2.3 酶复合物Ⅱ(Complex Ⅱ)活性测定 | 第35-36页 |
3.6.2.4 酶复合物Ⅲ(Complex Ⅲ)活性测定 | 第36页 |
3.6.2.5 酶复合物Ⅳ(Complex Ⅳ)活性测定 | 第36页 |
3.6.3 结果计算 | 第36页 |
3.7 大鼠骨骼肌线粒体中 MDA、T-SOD、GSH-PX,、CAT 活性的测定 | 第36页 |
3.7.1 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测定,严格按照 SOD 测试盒的操作程序进行 测定 | 第36页 |
3.7.2 丙二醛(MDA)的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严格按照 MDA 测试盒 的操作程序进行测定 | 第36页 |
3.7.3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测定,严格按照 GSH 测试盒的操作 程序进行测定 | 第36页 |
3.7.4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严格按照 CAT 测试盒的操作程序进行测定 | 第36页 |
3.8 主要药品和试剂 | 第36-37页 |
3.9 仪器 | 第37页 |
3.10 数据处理 | 第37-38页 |
4 实验结果 | 第38-50页 |
4.1 实验过程中各组大鼠体重变化 | 第38-40页 |
4.2 大鼠跑台运动至力竭时间的变化 | 第40-41页 |
4.3 大鼠力竭运动后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的变化 | 第41-46页 |
4.3.1 NADH、DCPIP、CytC 的消光系数 | 第41-43页 |
4.3.2 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的变化 | 第43-46页 |
4.4 大鼠力竭运动后骨骼肌线粒体中 T-SOD、GSH、CAT 活性及 MDA 含量变化 | 第46-50页 |
5 分析与讨论 | 第50-55页 |
5.1 外源性补充左旋肉碱和运动训练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 第50页 |
5.2 外源性补充左旋肉碱和运动训练对大鼠力竭运动时间的影响 | 第50页 |
5.3 外源性补充左旋肉碱和运动训练对大鼠力竭运动后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的影响 | 第50-52页 |
5.4 外源性补充左旋肉碱和运动训练对大鼠力竭运动后骨骼肌线粒 体 SOD、 GSH、 CAT 活性及 MDA 含量的影响 | 第52-55页 |
6 结论 | 第55-56页 |
7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件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