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论文--变流器论文

谐振型LED驱动电源及其热设计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目录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LED 光源与传统光源的比较第10-12页
        1.2.1 LED 光源的主要优点第10-11页
        1.2.2 白光 LED 照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第11-12页
    1.3 LED 照明系统驱动电源第12-13页
        1.3.1 LED 驱动电源需要注意的问题第12页
        1.3.2 LED 驱动电源热分析的现状第12-13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第二章 新型准谐振变换器的建立与分析第14-25页
    2.1 高频变换器的发展趋势第14-15页
    2.2 带抽头电感的降压式(Tapped-Buck 型)准谐振变换器的建立第15-23页
        2.2.1 Tapped-Buck 型准谐振变换器的建立第16-17页
        2.2.2 DCM 模式下 Tapped-Buck 型变换器的工作特性第17-21页
        2.2.3 准谐振 Tapped-Buck 变换器的软开关过程第21-23页
    2.3 本章小结第23-25页
第三章 LED恒流驱动电源的损耗分析第25-36页
    3.1 电感的损耗第25-29页
        3.1.1 电感 L1段铜损的计算第25-26页
        3.1.2 电感 L2段铜损的计算第26-27页
        3.1.3 铁芯损耗第27-29页
    3.2 MOS 管上的损耗第29-31页
        3.2.1 导通损耗第29-30页
        3.2.2 开通损耗第30-31页
        3.2.3 驱动损耗第31页
        3.2.4 关断损耗第31页
        3.2.5 MOSFET 上的总损耗第31页
    3.3 其它器件的损耗第31-34页
        3.3.1 采样电阻上的损耗第32页
        3.3.2 续流二极管上的损耗第32-33页
        3.3.3 输入滤波电容的损耗第33页
        3.3.4 输出滤波电容损耗第33-34页
        3.3.5 芯片损耗第34页
        3.3.6 整流桥损耗第34页
    3.4 电路总损耗第34页
    3.5 电源转换效率第34-35页
    3.6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LED驱动电源的热设计第36-57页
    4.1 驱动电源的热失效问题第36-37页
    4.2 电解电容的寿命分析第37-38页
    4.3 功率器件的热阻与温升第38-39页
    4.4 现有工程温升确定方法第39-43页
        4.4.1 建模分析法第39-40页
        4.4.2 MOS 管热阻模型的建立第40-42页
        4.4.3 实验测量法第42-43页
        4.4.4 热设计的一般过程第43页
    4.5 LED 驱动电源的热模型与仿真第43-55页
        4.5.1 热模型基本理论第44-45页
        4.5.2 热仿真软件简介第45-46页
        4.5.3 本文驱动电源的热分析第46-52页
        4.5.4 改进的 Pro/E 模型第52-53页
        4.5.5 改进模型的网格划分及仿真结果第53-55页
        4.5.6 热设计中其它注意事项第55页
    4.6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五章 一种新型LED照明系统驱动电源的设计第57-79页
    5.1 家用白光 LED 照明第57-58页
    5.2 LED 照明系统驱动电源的设计第58-73页
        5.2.1 主电路设计第58-68页
            5.2.1.1 占空比 D 和匝数比 n 的确定第58-62页
            5.2.1.2 电感 L 的取值及开关频率 fS的确定第62-64页
            5.2.1.3 电感匝数 N 的确定第64-67页
            5.2.1.4 输入滤波电容参数的确定第67-68页
        5.2.2 控制电路的设计第68-73页
            5.2.2.1 恒流控制电路的设计第68-70页
            5.2.2.2 控制 IC 介绍及外围电路参数设计第70-73页
    5.3 实验结果分析第73-78页
    5.4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六章 结论及今后的工作第79-80页
    一、本文的主要工作第79页
    二、今后的工作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致谢第84-85页
附录 样机附图第85-86页
个人简历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频功率铁粉芯损耗测量与热老化装置研究
下一篇:基于Labview的转动式交流接触器动态测试技术及其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