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页 |
1.2 互感器的发展现状 | 第8-9页 |
1.3 什么是电子式互感器 | 第9-11页 |
1.3.1 电子式互感器的定义和标准 | 第9-10页 |
1.3.2 电子式互感器的特点 | 第10-11页 |
1.4 应用电子式互感器将带来的变革 | 第11-13页 |
1.4.1 提高差动保护稳定性 | 第11-12页 |
1.4.2 简化保护原理 | 第12页 |
1.4.3 推动变电站数字化的进程 | 第12-13页 |
1.4.4 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 第13页 |
1.4.5 提高故障录波的可靠性 | 第13页 |
1.5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电子式互感器的原理及测量系统的构成 | 第15-27页 |
2.1 无源型电子式互感器 | 第15-18页 |
2.1.1 无源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原理及测量系统 | 第15-17页 |
2.1.2 无源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原理及测量系统 | 第17-18页 |
2.2 有源型电子式互感器 | 第18-23页 |
2.2.1 有源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原理及测量系统 | 第18-20页 |
2.2.2 有源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 第20-22页 |
2.2.3 有源型电子式互感器高压侧供能问题 | 第22-23页 |
2.3 电压电流一体式电子式互感器 | 第23-24页 |
2.4 有源型和无源型电子式互感器比较 | 第24页 |
2.5 合并单元 | 第24-27页 |
2.5.1 信号输入 | 第25页 |
2.5.2 时钟同步 | 第25页 |
2.5.3 合并单元的连接问题 | 第25页 |
2.5.4 智能操作箱功能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研究电子式互感器对继电保护影响的实施方案 | 第27-30页 |
3.1 动模仿真试验系统 | 第27-29页 |
3.2 仿真试验内容及实施过程 | 第29-30页 |
第四章 电子式互感器和通信通道对保护装置影响研究 | 第30-40页 |
4.1 研究内容 | 第30页 |
4.2 试验方法 | 第30页 |
4.3 试验内容 | 第30-37页 |
4.3.1 故障过程中暂态特性对比(电磁互感器正确传变情况下). | 第30-33页 |
4.3.2 故障过程中暂态特性对比(电磁互感器饱和情况下) | 第33-35页 |
4.3.3 励磁涌流的特性对比(电磁互感器正确传变情况下) | 第35-37页 |
4.4 通信回路对保护装置影响 | 第37-40页 |
4.4.1 通道误码测试 | 第37页 |
4.4.2 通道切换测试 | 第37-38页 |
4.4.3 2M 切换测试 | 第38-40页 |
第五章 基于电子式互感器的保护性能影响的研究 | 第40-49页 |
5.1 数字化保护与常规保护的性能对比测试研究 | 第40-41页 |
5.2 数字化保护在电子互感器及过程层网络异常情况下的适应性测试 | 第41-49页 |
5.2.1 电子式互感器发送瞬时畸变的采样值数据测试 | 第41-45页 |
5.2.2 合并单元同步偏差测试 | 第45页 |
5.2.3 保护接收数据帧丢失测试 | 第45-46页 |
5.2.4 保护接收数据出现延时增大 | 第46-47页 |
5.2.5 合并单元失步及恢复同步过程对数字化保护的影响 | 第47页 |
5.2.6 通道双向延时情况下保护性能测试 | 第47-49页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