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6页 |
前言 | 第17页 |
第一章 PhoP-PhoQ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7-37页 |
引言 | 第19-2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4页 |
结果 | 第24-36页 |
讨论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页 |
第二章 PhoQ抑制剂对福氏志贺菌毒力的影响 | 第37-72页 |
引言 | 第38-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0-55页 |
结果 | 第55-68页 |
讨论 | 第68-72页 |
小结 | 第72页 |
第三章 phoP-phoQ对福氏志贺菌毒力的影响 | 第72-163页 |
引言 | 第73页 |
第一节 福氏志贺菌301株毒力的恢复 | 第73-9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5-88页 |
结果 | 第88-97页 |
讨论 | 第97页 |
第二节 福氏志贺菌301株phoP-phoQ敲除株的构建 | 第97-13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02-119页 |
结果 | 第119-129页 |
讨论 | 第129-131页 |
第三节 phoP-phoQ敲除对福氏志贺菌毒力的影响 | 第131-16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32-139页 |
结果 | 第139-156页 |
讨论 | 第156-162页 |
小结 | 第162-163页 |
论文总结 | 第163-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164-171页 |
附录Ⅰ 文章发表情况 | 第171-172页 |
附录Ⅱ | 第172-190页 |
综述1 | 第172-176页 |
参考文献 | 第174-176页 |
综述2 | 第176-190页 |
参考文献 | 第186-190页 |
致谢 | 第190-1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