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基础设施需求与配置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导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3页
        1.2.1 国外农村基础设施研究现状第10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0-13页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3-14页
        1.3.1 研究思路第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第14-16页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5页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5-16页
2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及基础设施水平划分第16-30页
    2.1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概况第16-17页
        2.1.1 农村居民点自然环境类型第16页
        2.1.2 农村居民点的社会经济水平差异第16页
        2.1.3 农村居民点的功能定位状况第16-17页
    2.2 农村居民点基础设施水平评价方法第17-20页
        2.2.1 指标体系构建第17-18页
        2.2.2 指标赋值与权重拟定第18-19页
        2.2.3 评价方法第19-20页
    2.3 农村居民点基础设施水平评价第20-24页
        2.3.1 整体水平第20-22页
        2.3.2 单因子水平第22-24页
    2.4 农村居民点基础设施类型划分第24-30页
        2.4.1 发达村庄第24-25页
        2.4.2 较为落后的村庄第25-26页
        2.4.3 落后的村庄第26-28页
        2.4.4 瓶颈因子约束性村庄第28-30页
3 农村居民点基础设施农民需求与满意度第30-45页
    3.1 农民需求与满意度调查的意义第30页
    3.2 农民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30-31页
    3.3 调查问卷村庄基本情况第31页
    3.4 基础设施满意度基本情况第31-37页
        3.4.1 基础设施整体满意度分析第31-35页
        3.4.2 不同类型样本村的基础设施的满意度水平分析第35-37页
    3.5 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基本情况第37-43页
        3.5.1 基础设施建设整体需求偏好分析第37-39页
        3.5.2 不同类型样本村基础设施需求偏好分析第39-43页
    3.6 需求与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3-45页
4 基于农民需求与认知的农村居民点基础设施配置模式第45-48页
    4.1 国外农村居民点基础设施配置模式第45-46页
    4.2 发达村庄的基础设施配置模式第46页
    4.3 较为落后村庄的基础设施配置模式第46页
    4.4 落后村庄的基础设施配置模式第46页
    4.5 瓶颈因子约束性村庄的基础设施配置模式第46-48页
5 农村居民点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政策建议第48-54页
    5.1 规划先行第48-49页
    5.2 明确建设重点第49-51页
    5.3 基础设施的资金构成多元化第51-52页
    5.4 农村居民点基础设施管理维护的建议第52-54页
6、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附录第59-63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详细摘要第65-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实物期权在采矿权投资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