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6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残疾人福利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1 残疾人福利的界定 | 第17-19页 |
2.1.1 残疾人的内涵 | 第17-18页 |
2.1.2 福利的内涵 | 第18页 |
2.1.3 残疾人福利服务与扶助的内涵 | 第18-19页 |
2.2 残疾人福利相关理论 | 第19-21页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9页 |
2.2.2 增能理论 | 第19-20页 |
2.2.3 社会型残疾理论 | 第20-21页 |
第3章 河北省残疾人口基本特征及其福利服务与扶助现状分析 | 第21-30页 |
3.1 数据来源 | 第21页 |
3.2 河北省残疾人口基本特征 | 第21-23页 |
3.3 河北省残疾人福利服务与扶助现状分析 | 第23-30页 |
3.3.1 基于户籍和地区划分的分析 | 第23-25页 |
3.3.2 基于福利内容划分的分析 | 第25-26页 |
3.3.3 基于残疾类别划分的分析 | 第26-27页 |
3.3.4 基于残疾等级划分的分析 | 第27-28页 |
3.3.5 小结 | 第28-30页 |
第4章河北省残疾人福利服务与扶助需求及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0-49页 |
4.1 影响残疾人福利服务与扶助需求的因素确认 | 第30-31页 |
4.2 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 第31-33页 |
4.2.1 logit 回归模型及计算方法 | 第31页 |
4.2.2 数据及变量选取 | 第31-32页 |
4.2.3 Logistic 模型估计结果与检验 | 第32-33页 |
4.3 残疾人福利服务与扶助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46页 |
4.3.1 各因素对医疗服务与救助需求的影响 | 第33-35页 |
4.3.2 各因素对辅助器具需求的影响 | 第35-36页 |
4.3.3 各因素对康复训练与服务需求的影响 | 第36-37页 |
4.3.4 各因素对教育费用补助或减免需求的影响 | 第37-39页 |
4.3.5 各因素对职业发展服务需求的影响 | 第39-40页 |
4.3.6 各因素对法律援助与服务需求的影响 | 第40-41页 |
4.3.7 各因素对无障碍设施服务需求的影响 | 第41-42页 |
4.3.8 各因素对生活服务需求的影响 | 第42-44页 |
4.3.9 各因素对文化服务需求的影响 | 第44-45页 |
4.3.10 各因素对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需求的影响 | 第45-46页 |
4.4 残疾人福利服务与扶助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6-47页 |
4.4.1 残疾人福利服务与扶助的供给主体 | 第46-47页 |
4.4.2 影响残疾人福利服务与扶助供给的因素 | 第47页 |
4.5 小结 | 第47-49页 |
第5章 完善河北省残疾人福利服务和扶助的对策 | 第49-52页 |
5.1 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残疾人福利服务与扶助的供给 | 第49页 |
5.2 提高财政投入效率,优化残疾人福利服务分配结构 | 第49-50页 |
5.3 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残疾人的信息网络管理系统 | 第50页 |
5.4 乡镇一级纳入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供应机构 | 第50-51页 |
5.5 提高整个地区对残疾人群体发展的意识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