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部分 摘要 | 第6-10页 |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二部分 摘要 | 第10-14页 |
| 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 Abstract | 第12-14页 |
| 第三部分 摘要 | 第14-18页 |
| 中文摘要 | 第14-16页 |
| Abstract | 第16-18页 |
| 前言 | 第18-22页 |
| 第一部分 长风社区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 第22-43页 |
| 背景 | 第22-23页 |
| 研究对象、材料和方法 | 第23-28页 |
| 一、研究对象 | 第23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23-26页 |
| 三、评价和诊断标准 | 第26-27页 |
| 四、统计方法 | 第27-28页 |
| 结果 | 第28-39页 |
| 一、该人群的一般特征 | 第28-29页 |
| 二、该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分布特点 | 第29-31页 |
| 三、该人群颈动脉斑块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的检出率以及分布特点 | 第31-32页 |
| 四、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分析 | 第32-37页 |
| 五、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颈动脉斑块在不同糖代谢状态的比较 | 第37-39页 |
| 讨论 | 第39-42页 |
| 结论 | 第42-43页 |
| 第二部分 长风社区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相关性研究 | 第43-64页 |
| 背景 | 第43-45页 |
| 研究对象、材料和方法 | 第45-47页 |
| 一、研究对象 | 第45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45-46页 |
| 三、评价和诊断标准 | 第46页 |
| 四、统计方法 | 第46-47页 |
| 结果 | 第47-61页 |
| 一、人群的临床和生化特征 | 第47-48页 |
| 二、微量白蛋白尿人群和正常范围尿微量白蛋白人群的代谢参数比较 | 第48-49页 |
| 三、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第49页 |
| 四、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9-50页 |
| 五、微量白蛋白尿和尿蛋白排泄率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的相关性分析 | 第50-53页 |
| 六、正常血压和正常糖耐量LGA亚组人群尿白蛋白排泄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 第53-61页 |
| 讨论 | 第61-63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第三部分 长风社区中老年人群血清骨钙素和动脉粥样硬化及糖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 第64-89页 |
| 背景 | 第64-66页 |
| 研究对象、材料和方法 | 第66-69页 |
| 一、研究对象 | 第66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66-67页 |
| 三、评价和诊断标准 | 第67-68页 |
| 四、统计方法 | 第68-69页 |
| 结果 | 第69-85页 |
| 一、该人群的临床和生化特征 | 第69-70页 |
| 二、血清骨钙素水平在不同糖代谢状态间的比较 | 第70-71页 |
| 三、血清骨钙素水平及与糖代谢的相关性分析 | 第71-72页 |
| 四、血清骨钙素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第72-77页 |
| 五、血清骨钙素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 第77-79页 |
| 六、NGT亚组人群血清骨钙素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 第79-85页 |
| 讨论 | 第85-88页 |
| 结论 | 第88-89页 |
| 全文总结 | 第89-91页 |
| Reference | 第91-100页 |
| 附录Ⅰ 英文缩略词 | 第100-102页 |
| 附录Ⅱ 综述 | 第102-11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6-118页 |
| 附录Ⅲ 已发表课题相关文章 | 第118-119页 |
| 致谢 | 第119-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