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4 二氧化硫的危害 | 第11-12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2章 二氧化硫检测仪的原理 | 第14-19页 |
2.1 紫外荧光法二氧化硫检测原理 | 第14-15页 |
2.2 二氧化硫浓度检测仪介绍 | 第15-17页 |
2.2.1 激发光源 | 第15-16页 |
2.2.2 光电倍增管 | 第16页 |
2.2.3 二氧化硫浓度计算 | 第16-17页 |
2.3 二氧化硫检测仪的功能模块组成 | 第17-19页 |
第3章 检测仪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19-38页 |
3.1 系统硬件框图 | 第19页 |
3.2 ARM 主控制器选择 | 第19-22页 |
3.3 系统模拟开关设计 | 第22-23页 |
3.4 数据采集模块 | 第23-27页 |
3.4.1 A/D 转换器类型介绍 | 第23-24页 |
3.4.2 A/D 转换设计 | 第24-26页 |
3.4.3 ADS1255 与 ARM 及外围电路连接 | 第26-27页 |
3.5 液晶显示单元 | 第27-29页 |
3.5.1 液晶显示模块 | 第27-28页 |
3.5.2 液晶显示模块电路连接 | 第28-29页 |
3.6 键盘输入单元 | 第29-30页 |
3.7 外部扩展存储单元设计 | 第30-31页 |
3.8 报警模块 | 第31-32页 |
3.9 串行通信与 ISP 下载电路 | 第32-33页 |
3.9.1 串行通信 | 第32页 |
3.9.2 ISP 下载电路 | 第32-33页 |
3.10 电源电路 | 第33-34页 |
3.11 复位电路 | 第34页 |
3.12 时钟电路 | 第34-35页 |
3.13 激发光源的选择 | 第35-38页 |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 | 第38-52页 |
4.1 下位机软件设计 | 第38-47页 |
4.1.1 系统主程序设计 | 第38-39页 |
4.1.2 按键程序设计 | 第39-41页 |
4.1.3 A/D 转换程序设计 | 第41-42页 |
4.1.4 液晶显示模块程序 | 第42-43页 |
4.1.5 串口程序设计 | 第43-45页 |
4.1.6 实时时钟子程序设计 | 第45-46页 |
4.1.7 软件抗干扰设计 | 第46-47页 |
4.2 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47-52页 |
4.2.1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第47-52页 |
第5章 仪器调试与测试结果分析 | 第52-56页 |
5.1 系统调试 | 第52-53页 |
5.2 校零和校标说明 | 第53页 |
5.3 测试数据结果及分析 | 第53-56页 |
5.3.1 同一浓度二氧化硫样气测试 | 第54页 |
5.3.2 不同浓度二氧化硫样气测试 | 第54-55页 |
5.3.3 与 ML9850B 型 SO_2 检测仪的实验对比 | 第55-56页 |
第6章 总结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