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可膨胀石墨的制备与其表征 | 第12-17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1.1 化学氧化法 | 第12页 |
1.1.2 电化学法 | 第12页 |
1.1.3 气相扩散法 | 第12-13页 |
1.2 可膨胀石墨的制备 | 第13页 |
1.2.1 仪器与试剂 | 第13页 |
1.2.2 实验方法 | 第13页 |
1.3 可膨胀石墨的各种表征 | 第13-16页 |
1.3.1 膨胀容积的测定 | 第13-14页 |
1.3.2 X-ray 衍射分析 | 第14页 |
1.3.3 石墨原料、可膨胀石墨的能量色散谱 EDS | 第14-15页 |
1.3.4 可膨胀石墨的 TG-MS 分析 | 第15-16页 |
1.4 结论 | 第16-17页 |
第2章 可膨胀石墨催化合成乙酸类酯 | 第17-37页 |
2.1 引言 | 第17-19页 |
2.1.1 乙酸类酯酯化合成的现状 | 第17-19页 |
2.1.2 EG 作酯化反应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第1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19-21页 |
2.2.1 仪器与试剂 | 第19页 |
2.2.2 三种乙酸类酯的合成 | 第19-20页 |
2.2.3 乙酸类酯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20-2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1-35页 |
2.3.1 乙酸乙酯的合成 | 第21-27页 |
2.3.2 乙酸丙酯的合成 | 第27-32页 |
2.3.3 乙酸丁酯的合成 | 第32-35页 |
2.4 结论 | 第35-37页 |
第3章 可膨胀石墨催化合成丙酸类酯 | 第37-53页 |
3.1 引言 | 第37-3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8-41页 |
3.2.1 仪器与试剂 | 第38页 |
3.2.2 三种丙酸酯的合成 | 第38-39页 |
3.2.3 三种酯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39-4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1-50页 |
3.3.1 丙酸乙酯的合成 | 第41-44页 |
3.3.2 丙酸丙酯的合成 | 第44-47页 |
3.3.3 丙酸丁酯的合成 | 第47-50页 |
3.4 小结 | 第50-51页 |
3.5 结论 | 第51-53页 |
第4章 EG 催化合成乙酸丙酯动力学研究 | 第53-60页 |
4.1 引言 | 第5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3-54页 |
4.2.1 仪器和试剂 | 第53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53-5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4-58页 |
4.3.1 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 第54页 |
4.3.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54-55页 |
4.3.3 指前因子及活化能确定 | 第55-56页 |
4.3.4 平衡常数的测定 | 第56-57页 |
4.3.5 动力学方程 | 第57页 |
4.3.6 动力学方程的验证 | 第57-58页 |
4.4 结论 | 第58-60页 |
第5章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