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缩略语 | 第14-15页 |
前言 | 第15-18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6-18页 |
对象和方法 | 第18-24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8-19页 |
1.1 手运动试验入组情况 | 第18-19页 |
1.2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研究入组情况 | 第19页 |
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第19-20页 |
2.1 纳入标准 | 第19页 |
2.2 排除标准 | 第19页 |
2.3 入组患者分组方法及标准 | 第19-20页 |
3 试验方法 | 第20-21页 |
3.1 记录患者基本资料 | 第20页 |
3.2 量表、评分 | 第20页 |
3.3 功能核磁检查 | 第20-21页 |
3.3.1 实验设计 | 第20页 |
3.3.2 fMRI成像设备和成像参数 | 第20-21页 |
3.3.3 实验过程 | 第21页 |
4 数据分析 | 第21-24页 |
4.1 数据预处理 | 第21-22页 |
4.2 数据统计 | 第22-24页 |
结果 | 第24-36页 |
1 患者组患侧手运动激活区域 | 第24页 |
2 患者组健侧手运动激活区域 | 第24-25页 |
3 对照手运动激活区域 | 第25-27页 |
4 患者组患肢手运动与正常人比较激活区差异 | 第27页 |
5 VINCD脑梗塞组与认知正常脑梗死组及正常对照基线比较及认知评估比较分析 | 第27-29页 |
6 VCIND脑梗塞组与认知正常脑梗塞组DTI数据比较 | 第29-30页 |
7 VCIND不伴脑梗塞组与正常对照组DTI数据比较 | 第30-31页 |
8 VCIND脑梗塞组与正常对照组DTI数据比较 | 第31-36页 |
讨论 | 第36-45页 |
1. 皮层下脑梗死运动康复机制研究 | 第36-38页 |
2. 皮层下脑梗死认知功能研究 | 第38-45页 |
2.1 皮质下脑梗死认知障碍损害特征 | 第38-39页 |
2.2 皮层下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DTI研究 | 第39-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3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3-54页 |
综述 | 第54-68页 |
1. 研究背景 | 第54页 |
2.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定义 | 第54-55页 |
3.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分型及诊断标准 | 第55-56页 |
4. 核磁共振(MRI)检查技术在血管性认知障碍(VCI)中的应用 | 第56-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