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槲皮素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缩略词表第13-15页
引言第15-23页
    1、槲皮素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第16-18页
        1.1 预防心肌肥厚第16页
        1.2 抗高血压第16页
        1.3 改善内皮功能第16-17页
        1.4 抗血小板聚集第17页
        1.5 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第17页
        1.6 抗动脉粥样硬化第17页
        1.7 调血脂第17-18页
        1.8 对抗多种物质所致心脏毒性第18页
        1.9 抗氧化应激损伤第18页
    2、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第18-23页
第一章 槲皮素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过程中 14-3-3η蛋白表达的影响第23-35页
    1、材料与方法第23-31页
        1.1 实验动物第23页
        1.2 主要试剂第23-25页
        1.3 实验主要仪器和设备第25页
        1.4 实验方法第25-30页
        1.5 数据处理第30-31页
    2、结果第31-33页
        2.1 各组细胞 A/R 损伤后细胞存活率及 LDH、CPK 活性第31页
        2.2 槲皮素上调 A/R 损伤的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 14-3-3η蛋白表达水平最佳预处理剂量第31-32页
        2.3 槲皮素上调 A/R 损伤的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 14-3-3η蛋白表达水平最佳预处理时间第32-33页
    3、讨论第33-34页
    4、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二章 槲皮素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依赖于其对 14-3-3η蛋白表达水平的上调第35-52页
    1.材料与方法第36-41页
        1.1 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第36页
        1.2 主要试剂第36页
        1.3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36页
        1.4 实验方法第36-41页
            1.4.1 实验分组第36-37页
            1.4.2 观察指标及方法第37-41页
        1.5 数据处理第41页
    2.结果第41-50页
        2.1 各组 14-3-3η蛋白表达水平第41-42页
        2.2 感染 14-3-3ηRNAi 腺病毒对槲皮素处理心肌细胞 A/R 损伤后CPK 和 LDH 活性的影响第42-43页
        2.3 感染 14-3-3ηRNAi 腺病毒对槲皮素处理心肌细胞 A/R 损伤后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第43-44页
        2.4 感染 14-3-3ηRNAi 腺病毒对槲皮素处理心肌细胞 A/R 损伤诱导的氧化应激的影响第44-46页
        2.5 感染 14-3-3ηRNAi 腺病毒对槲皮素处理心肌细胞 A/R 损伤后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的影响第46-47页
        2.6 感染 14-3-3ηRNAi 腺病毒对槲皮素处理心肌细胞 A/R 损伤引起的 mPTP 开放的影响第47-48页
        2.7 感染 AD14-3-3ηRNAi 对槲皮素处理心肌细胞 A/R 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第48-50页
    3.讨论第50-51页
    4.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三章 14-3-3η与 PKCε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线粒体定位第52-74页
    第1节 Pgex-4t-1/14-3-3η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3-66页
        1.材料与方法第53-62页
            1.1 实验载体第53-54页
            1.2 主要试剂第54-55页
            1.3 主要仪器设备第55页
            1.4 实验方法第55-62页
        2.结果与讨论第62-66页
            2.1 RT-PCR 扩增人野生型 CypD cDNA第62-63页
            2.2 TA 克隆质粒 pMD18-T/CypD 的提取纯化及酶切鉴定第63-64页
            2.3 重组质粒 pMD18-T/14-3-3η的测序鉴定第64-65页
            2.4 重组质粒 pGEX-4T-1/14-3-3η的提取纯化及酶切鉴定第65页
            2.5 GST-14-3-3η融合蛋白的鉴定第65-66页
    第二节 14-3-3η与 PKCε之间的相互作用第66-73页
        1.材料与方法第66-69页
            1.1 主要试剂第66-67页
            1.2 实验方法第67-69页
        2.结果第69-71页
            2.1 14-3-3η蛋白和 PKCε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第69-70页
            2.2 A/R 损伤的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内 14-3-3η和 PKCε免疫荧光双染色和线粒体共定位第70-71页
        3.讨论第71-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四章 槲皮素、14-3-3η对 PKCε介导的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第74-111页
    第一节 pADeasy/14-3-3η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第74-89页
        1.材料与方法第75-84页
            1.1 主要试剂第75页
            1.2 方法第75-83页
            1.3 数据处理第83-84页
        2.结果与讨论第84-89页
            2.1 RT-PCR 扩增 14-3-3η cDNA第84页
            2.2 TA 克隆质粒 pMD18-T/14-3-3η的提取纯化及酶切鉴定第84-85页
            2.3 重组质粒 pMD18T/14-3-3η的测序鉴定第85页
            2.4 重组质粒 pShuttle-CMV/14-3-3η的提取纯化及酶切鉴定第85-86页
            2.5 重组质粒 pADeasy-1/14-3-3η的提取纯化及酶切鉴定第86-87页
            2.6 14-3-3η腺病毒载体在 HEK293 细胞中的包装与扩增第87-88页
            2.7 腺病毒载体上调 H9c214-3-3η mRNA 和蛋白的表达第88-89页
    第二节 大鼠野生型 PKCε高表达腺病毒载体的构建第89-94页
        1.材料与方法第89-90页
            1.1 主要试剂与设备(同前)第89页
            1.2 方法第89-90页
                1.2.1 PCR 获取大鼠野生型全长 PKCεcDNA第89-90页
            1.3 数据处理第90页
        2.结果第90-94页
            2.1 PCR 扩增 PKCεcDNA第90-91页
            2.2 重组质粒 pShuttle-CMV/PKCε的测序鉴定第91-92页
            2.3 重组质粒 pADeasy-1/PKCε的提取纯化及酶切鉴定第92页
            2.4 pADeasy/PKCε在 HEK293 细胞中的包装与扩增第92-93页
            2.5 PKCε腺病毒上调大鼠原代心肌细胞 PKCε蛋白的表达第93-94页
    第三节 槲皮素、14-3-3η对 PKCε介导的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第94-110页
        1.材料与方法第95-97页
            1.1 方法第95-96页
            1.2 数据处理第96-97页
        2.结果第97-107页
            2.1 各组细胞 14-3-3η及 PKCε蛋白表达水平第97-98页
            2.2 14-3-3η蛋白参与 PKCε介导的心肌细胞抗 A/R 损伤保护作用第98-99页
            2.3 载体或槲皮素诱导的 14-3-3η蛋白表达上调增强 KCε介导的抗A/R 引起的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保护作用第99-101页
            2.4 载体或槲皮素诱导的 14-3-3η蛋白高表达促进 A/R 损伤的心肌细胞内 PKCε蛋白的线粒体移位第101-102页
            2.5 载体或槲皮素诱导的 14-3-3η蛋白高表达对 PKCε对 A/R 损伤的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第102-105页
            2.6 载体或槲皮素诱导的 14-3-3η蛋白高表达降低 A/R 损伤后心肌细胞 caspase3 活性第105-106页
            2.7 载体或槲皮素诱导的 14-3-3η蛋白高表达增强 PKCε抗 A/R 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作用第106-107页
        3.讨论第107-110页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全文总结第111-112页
致谢第112-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2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白藜芦醇对肺癌细胞衰老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
下一篇:柑橘果实转色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代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