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机械设备与自动化论文--油气开采机械设备论文--抽油机械设备论文

全金属单螺杆泵泄漏机理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采油单螺杆泵的发展综述第10-11页
    1.2 单螺杆泵的特点及全金属单螺杆泵第11-12页
        1.2.1 单螺杆泵的主要特点第11页
        1.2.2 传统单螺杆泵的局限性第11-12页
        1.2.3 全金属单螺杆泵第12页
    1.3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1 传统单螺杆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2 全金属单螺杆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3 相关泄漏机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 本课题的意义和研究目标第16-17页
        1.4.1 本课题的意义第16-17页
        1.4.2 研究目标第17页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7-19页
        1.5.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5.2 研究方法第18页
        1.5.3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二章 全金属单螺杆泵的基本原理第19-38页
    2.1 单螺杆泵的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第19-23页
        2.1.1 单螺杆泵的工作原理第19-21页
        2.1.2 单螺杆泵采油系统的组成第21-23页
    2.2 单螺杆泵的线型理论分析第23-30页
        2.2.1 转子和定子的型线成型原理第23-25页
        2.2.2 转子和定子的型面方程第25-28页
        2.2.3 密封曲线方程第28-29页
        2.2.4 密封腔的形成第29-30页
    2.3 单螺杆泵的线型优选及主要结构参数确定第30-37页
        2.3.1 线型特性分析第30-35页
        2.3.2 线型的优选第35页
        2.3.3 主要结构参数的确定第35-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全金属单螺杆泵的运动仿真分析第38-53页
    3.1 转子运动规律研究第38-43页
        3.1.1 转子的自转与公转第38-39页
        3.1.2 转子截面中心点的运动分析第39-40页
        3.1.3 转子外表面上点的运动分析第40-41页
        3.1.4 转子与定子接触点的相对滑动速度第41-43页
    3.2 全金属单螺杆泵运动仿真的实现第43-46页
        3.2.1 利用 SolidWorks 建立三维实体模型第43-45页
        3.2.2 利用 COSMOS/Motion 实现运动仿真第45-46页
    3.3 运动仿真结果及分析第46-52页
        3.3.1 转子上各点的运动轨迹分析第47-48页
        3.3.2 转子上各点的速度分析第48-50页
        3.3.3 转子与定子的相对滑动速度分析第50-52页
    3.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全金属单螺杆泵的压力分布规律研究第53-67页
    4.1 单螺杆泵压力产生与传递规律的理论研究第53-56页
        4.1.1 理想状态下的压力产生与传递规律第53-54页
        4.1.2 实际工况下的压力产生与传递规律第54-56页
    4.2 单螺杆泵液压分布的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第56-62页
        4.2.1 FLUENT 软件简介第56-57页
        4.2.2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57-59页
        4.2.3 计算结果分析第59-62页
    4.3 转子和定子的接触应力有限元分析第62-65页
        4.3.1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62-63页
        4.3.2 计算结果分析第63-65页
    4.4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五章 全金属单螺杆泵泄漏模型研究第67-81页
    5.1 缝隙流动的基本原理第67-72页
        5.1.1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第67-69页
        5.1.2 缝隙流动的常见模型第69-72页
    5.2 全金属单螺杆泵泄漏量计算第72-76页
        5.2.1 全金属单螺杆的两种间隙结构第72-73页
        5.2.2 全金属单螺杆的泄漏量计算公式第73-76页
    5.3 全金属单螺杆泵泄漏量数值分析第76-80页
        5.3.1 泄漏量数值分析模型的建立第76-77页
        5.3.2 泄漏量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第77-80页
    5.4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结论与展望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86-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片断电法测量埋地管道断电电位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管线钢油/水/砂多相流冲刷局部腐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