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2页 |
1 热激蛋白研究概况 | 第12-18页 |
1.1 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简介 | 第12-13页 |
1.2 小分子热激蛋白(sHSP)的结构 | 第13-14页 |
1.3 小分子热激蛋白(sHSP)的分类 | 第14页 |
1.4 小分子热激蛋白(sHSP)基因内含子 | 第14-15页 |
1.5 小分子热激蛋白(sHSP)简介与功能 | 第15-18页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32页 |
2.1 植物材料 | 第18页 |
2.2 实验试剂 | 第18-19页 |
2.3 RNA的提取和反转录 | 第19-21页 |
2.4 RT-PCR | 第21页 |
2.5 梅花DNA的提取 | 第21-22页 |
2.6 PCR引物的设计、扩增体系及程序 | 第22页 |
2.7 Tail-PCR的引物设计、体系及程序 | 第22-24页 |
2.8 目的片段的回收及与载体连接 | 第24-25页 |
2.9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5-26页 |
2.10 连接产物热激转化大肠杆菌 | 第26-27页 |
2.11 阳性菌的筛选及目的基因测序与分析 | 第27页 |
2.12 质粒DNA的提取及双酶切,连接表达载体 | 第27-29页 |
2.13 连接产物转入大肠杆菌及重组质粒的筛选,酶切检测 | 第29页 |
2.14 GV3101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9页 |
2.15 重组质粒电转入农杆菌GV3101感受态细胞及阳性菌的筛选 | 第29-30页 |
2.16 拟南芥的种植 | 第30页 |
2.17 农杆菌侵染拟南芥花序 | 第30-31页 |
2.18 拟南芥种子的消毒处理及阳性苗的筛选 | 第31页 |
2.19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第31-32页 |
3 结果 | 第32-43页 |
3.1 同一高温不同处理时间下小分子热激蛋白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32页 |
3.2 梅花小分子热激蛋白的基因结构分析 | 第32-34页 |
3.3 梅花小分子热激蛋白基因的内含子插入位点分析 | 第34-35页 |
3.4 梅花小分子热激蛋白基因的进化分析 | 第35-38页 |
3.5 超表载体的构建 | 第38-40页 |
3.6 阳性植株的获取 | 第40页 |
3.7 野生型与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表型差异 | 第40-43页 |
4 讨论 | 第43-46页 |
4.1 RNA的提取与反转录 | 第43页 |
4.2 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43-44页 |
4.3 基因的选择与引物设计 | 第44页 |
4.4 Tail-PCR扩增的优点和缺点 | 第44页 |
4.5 超表载体的构建 | 第44-45页 |
4.6 转基因植株表型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4页 |
附录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