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发电厂论文--火力发电厂、热电站论文

直接空冷机组给水泵不同拖动方式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2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直接空冷机组给水泵第10-11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1-12页
第2章 直接空冷凝汽器特性分析第12-26页
    2.1 直接空冷凝汽器第12-15页
        2.1.1 直接空冷凝汽器型式第13-14页
        2.1.2 翅片管束散热面第14-15页
    2.2 影响直接空冷凝汽器压力的主要因素第15-18页
        2.2.1 排汽压力第15页
        2.2.2 环境温度第15-16页
        2.2.3 迎面风速第16-17页
        2.2.4 传热系数第17-18页
        2.2.5 排汽热负荷第18页
    2.3 直接空冷凝汽器变工况分析第18-22页
        2.3.1 效能—单元数方法第18-19页
        2.3.2 机组的变工况模型第19-22页
    2.4 直接空冷凝汽器特性曲线第22-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火电厂热经济性分析理论第26-40页
    3.1 电厂热经济性评价指标第26-28页
        3.1.1 汽耗与汽耗率第26-27页
        3.1.2 煤耗与煤耗率第27页
        3.1.3 热耗与热耗率第27-28页
    3.2 等效焓降法第28-33页
        3.2.1 热力系统参数定义第28-29页
        3.2.2 抽汽等效焓降 H_j和η_j第29-30页
        3.2.3 等效焓降之间的关系第30-31页
        3.2.4 回热系统的能量变化第31-33页
    3.3 汽轮机变工况第33-39页
        3.3.1 调节级特性曲线绘制第34-37页
        3.3.2 压力级变工况第37-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给水泵不同拖动方式第40-46页
    4.1 给水泵第40-41页
    4.2 给水泵的拖动方式分类第41-42页
    4.3 给水泵不同拖动方式的回热系统第42-45页
        4.3.1 汽动给水泵小机湿冷回热系统第43-44页
        4.3.2 汽动给水泵小机排至主凝汽器回热系统第44页
        4.3.3 电动给水泵回热系统第44-45页
    4.4 给水泵驱动功率的计算第45-46页
第5章 给水泵不同拖动方式实例分析第46-57页
    5.1 电厂水文气象条件第46-48页
    5.2 抽汽等效焓降及抽汽效率的计算第48-54页
        5.2.1 汽动给水泵小机湿冷第51-52页
        5.2.2 电动给水泵第52-54页
        5.2.3 汽动给水泵小机排至主凝汽器第54页
    5.3 不同拖动方式热经济性指标第54-56页
    5.4 本章小节第56-57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灵宝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监理管理方案研究
下一篇:粒子群算法在1000MW火电机组模型辨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