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2 论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第14-16页 |
1.2.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1.2.2 研究范围 | 第16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21-24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1.5.2 研究框架 | 第23-24页 |
第2章 成都平原乡野环境下博物馆的演进及相关理论 | 第24-44页 |
2.1 成都平原乡野环境概述 | 第24-31页 |
2.1.1 成都平原乡野环境的构成 | 第24-26页 |
2.1.2 成都平原乡野环境的表象特征 | 第26-29页 |
2.1.3 成都平原乡野环境的价值 | 第29-31页 |
2.2 成都平原乡野环境下博物馆建筑的发展 | 第31-36页 |
2.2.1 中国博物馆建筑的演变与发展 | 第31-35页 |
2.2.2 成都平原乡野环境下博物馆建筑的发展 | 第35-36页 |
2.3 相关理论研究 | 第36-42页 |
2.3.1 传统环境观 | 第36-38页 |
2.3.2 适宜技术观 | 第38-39页 |
2.3.3 文脉建筑观 | 第39-40页 |
2.3.4 场所精神 | 第40-41页 |
2.3.5 建筑符号学 | 第41-4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3章 成都平原乡野环境下博物馆建筑创作的影响因素 | 第44-59页 |
3.1 自然因素 | 第44-47页 |
3.1.1 地形地貌条件 | 第44-45页 |
3.1.2 气候条件 | 第45-46页 |
3.1.3 水文条件 | 第46-47页 |
3.2 社会文化因素 | 第47-51页 |
3.2.1 民俗文化 | 第47-49页 |
3.2.2 移民文化 | 第49-50页 |
3.2.3 休闲文化 | 第50页 |
3.2.4 宗教文化 | 第50-51页 |
3.3 经济技术因素 | 第51-53页 |
3.3.1 交通条件 | 第51页 |
3.3.2 建筑材料 | 第51-52页 |
3.3.3 技术条件 | 第52-53页 |
3.4 传统建筑空间形态 | 第53-58页 |
3.4.1 林盘聚落 | 第53-54页 |
3.4.2 合院空间 | 第54-56页 |
3.4.3 天井空间 | 第56-57页 |
3.4.4 空间序列 | 第57-5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成都平原乡野环境下博物馆实例研究 | 第59-87页 |
4.1 成都平原乡野环境下博物馆使用现状的调研分析 | 第59-66页 |
4.1.1 调研目的与方法 | 第59页 |
4.1.2 调研对象信息 | 第59-60页 |
4.1.3 调研问卷分析 | 第60-65页 |
4.1.4 调研问卷总结 | 第65-66页 |
4.2 成都平原乡野环境下博物馆实例研究 | 第66-84页 |
4.2.1 成都川菜博物馆 | 第66-73页 |
4.2.2 鹿野苑石刻博物馆 | 第73-78页 |
4.2.3 许燎原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 | 第78-81页 |
4.2.4 成都蓝顶美术馆 | 第81-84页 |
4.3 成都平原乡野环境下博物馆建筑的特点 | 第84-86页 |
4.3.1 与乡野自然环境相融合 | 第84-85页 |
4.3.2 对乡野文化的传承 | 第85页 |
4.3.3 地方建筑材料与技术的运用 | 第85-86页 |
4.3.4 场所感的营造 | 第8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5章 成都平原乡野环境下博物馆建筑创作手法 | 第87-113页 |
5.1 化整为零,融于乡野自然环境 | 第87-95页 |
5.1.1 适应周边场地自然环境 | 第88-91页 |
5.1.2 适应当地气候环境 | 第91-95页 |
5.2 传承乡野建筑文化,赋予乡野特色 | 第95-101页 |
5.2.1 整体建筑形态的借鉴与运用 | 第96-97页 |
5.2.2 建筑符号的提炼与运用 | 第97-100页 |
5.2.3 色彩与装饰的延续与运用 | 第100-101页 |
5.3 应用适宜材料技术,适应乡野环境 | 第101-106页 |
5.3.1 采用适宜建筑材料 | 第102-105页 |
5.3.2 运用适宜建造技术 | 第105-106页 |
5.4 延续传统建筑空间,营造场所感 | 第106-112页 |
5.4.1 空间尺度的延续 | 第107-109页 |
5.4.2 空间序列的组织 | 第109-110页 |
5.4.3 院落空间的继承 | 第110-111页 |
5.4.4 休闲空间的延续 | 第111-11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113-116页 |
6.1 成都平原乡野环境下博物馆建筑创作原则 | 第113-115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115-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11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1页 |
附录:调研问卷 | 第121-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