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LTE基站平面结构阵元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移动通信中的基站天线第10-14页
        1.2.1 分集接收抗多径衰落第11-13页
        1.2.2 抗同频干扰第13-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2页
        1.3.1 基站天线的结构实现第14-17页
            1.3.1.1 立体结构第14-15页
            1.3.1.2 平面结构第15-17页
        1.3.2 基站天线的宽带性能第17-22页
            1.3.2.1 阻抗匹配宽带天线第17-20页
            1.3.2.2 辐射特性宽带天线第20-22页
    1.4 本论文的写作安排及主要工作第22-24页
第二章 基础理论第24-33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天线的基本原理第24-31页
        2.2.1 电路性能第25-28页
        2.2.2 辐射性能第28-31页
    2.3 平衡器第31-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垂直结构的多枝节振子第33-43页
    3.1 天线的设计思路第33-34页
    3.2 天线单元的设计第34-37页
    3.3 双极化阵元的实现第37-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振子间互耦合的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第43-72页
    4.1 天线结构与参数设计第43-45页
    4.2 天线仿真分析及实验结果第45-53页
        4.2.1 仿真结果分析第45-49页
        4.2.2 实验测试结果第49-53页
    4.3 阻抗匹配宽带原理分析第53-60页
        4.3.1 振子间耦合距离的作用第53-55页
        4.3.2 耦合枝节与振子距离的作用第55-56页
        4.3.3 耦合枝节长度的作用第56-58页
        4.3.4 宽带阻抗匹配的实现第58-60页
    4.4 枝节加载的双极化基站阵元第60-70页
        4.4.1 阵元参数设计第61-62页
        4.4.2 枝节加载原理分析第62-67页
            4.4.2.1 耦合枝节电长度θ_1的作用第63-65页
            4.4.2.2 耦合枝节的特征阻抗Z_1的作用第65-67页
        4.4.3 阵元仿真结果第67-70页
        4.4.4 小结第70页
    4.5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五章 FAD频段智能天线阵元的设计第72-85页
    5.1 天线结构与参数设计第72-75页
        5.1.1 FAD频段智能天线阵元结构第72-74页
        5.1.2 FAD频段智能天线阵元参数设计第74-75页
    5.2 天线单元仿真分析及实验结果第75-79页
    5.3 FAD智能天线阵列性能测量第79-84页
    5.4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结论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0-91页
致谢第91-92页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Zigbee无线通信网络的智能数据集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