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中药及中药鉴别概况 | 第10-11页 |
1.2 核磁共振氢谱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思路及意义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利用核磁共振氢谱结合化学计量学进行中药鉴别 | 第16-29页 |
2.1 种子类中药柏子仁以其伪品的识别研究 | 第16-23页 |
2.1.1 引言 | 第16-17页 |
2.1.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17页 |
2.1.3 结果与讨论 | 第17-22页 |
2.1.4 小结 | 第22-23页 |
2.2 花类中药槐花与以其伪品的识别研究 | 第23-29页 |
2.2.1 引言 | 第23-24页 |
2.2.2 实验部分 | 第24页 |
2.2.3 结果与讨论 | 第24-28页 |
2.2.4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利用FTIR结合化学计量学进行植物识别的研究 | 第29-60页 |
3.1 块茎类中药香附与其伪品的识别研究 | 第29-43页 |
3.1.1 引言 | 第29-30页 |
3.1.2 实验部分 | 第30-31页 |
3.1.3 结果与讨论 | 第31-42页 |
3.1.4 小结 | 第42-43页 |
3.2 根类中药南柴胡及其伪品的识别研究 | 第43-50页 |
3.2.1 引言 | 第43-44页 |
3.2.2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3.2.3 结果与讨论 | 第45-48页 |
3.2.4 小结 | 第48-50页 |
3.3 种子类中药薏苡仁及其伪品的识别研究 | 第50-60页 |
3.3.1 引言 | 第50-51页 |
3.3.2 实验部分 | 第51-52页 |
3.3.3 结果与讨论 | 第52-59页 |
3.3.4 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FTIR与1H-NMR对于中药鉴别方法的比较 | 第60-67页 |
4.1 中药牡丹皮与伪品地骨皮之间的识别研究 | 第60-67页 |
4.1.1 引言 | 第60-61页 |
4.1.2 仪器与材料 | 第61-62页 |
4.1.3 结果与分析 | 第62-66页 |
4.1.4 小结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