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管网巡检系统的设计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页
    1.2 管网巡检系统的研究现状第8-9页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9-12页
第二章 系统相关技术理论第12-24页
    2.1 Android 平台第12-16页
        2.1.1 Android 简述第12页
        2.1.2 Android 系统架构第12-13页
        2.1.3 基于 Android 系统的 GPS 定位技术第13-14页
        2.1.4 基于 Android 的 HTTP 操作第14-16页
    2.2 Maps for Android第16-18页
        2.2.1 开放 API 的 Map Service 架构第16-17页
        2.2.2 Map Service 架构内部的数据流图第17页
        2.2.3 选择 Android 平台的 Map Service第17-18页
    2.3 SIM300 模块第18-19页
    2.4 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第19-22页
        2.4.1 JSON第19-20页
        2.4.2 XML(可扩展标记语言)第20页
        2.4.3 数据传输格式选择与定义第20-22页
    2.5 表述性状态转移 REST第22页
    2.6 本章小结第22-24页
第三章 巡检系统中的室内定位与事故报警的设计第24-34页
    3.1 室内定位技术在巡检系统中的作用第24页
    3.2 三轴陀螺仪与加速度传感器第24-25页
        3.2.1 三轴陀螺仪第24-25页
        3.2.2 加速度传感器第25页
    3.3 基于加速度传感器与三轴陀螺仪的室内定位技术的设计第25-29页
        3.3.1 确定物体的空间速度第26-27页
        3.3.2 确定物体的空间位移第27-28页
        3.3.3 利用 Android 手机实现室内定位第28-29页
    3.4 基于加速度传感器与三轴陀螺仪的事故报警技术第29-31页
        3.4.1 巡检中的意外事故报警意义第29页
        3.4.2 Android 端碰撞事故的报警设计与实现第29-31页
    3.5 本章小结第31-34页
第四章 巡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34-56页
    4.1 系统功能设计第34-36页
        4.1.1 Android 端相关功能设计第34-35页
        4.1.2 Web 服务器端第35-36页
    4.2 系统架构设计第36-38页
        4.2.1 架构分层设计第36-37页
        4.2.2 详细架构设计第37-38页
    4.3 Server 端典型接口设计第38-43页
        4.3.1 巡检员/控制中心登录接口第38-39页
        4.3.2 图片/语音上传接口第39-40页
        4.3.3 巡检线路资源接口第40-41页
        4.3.4 得到巡检线路中的关键节点接口第41-42页
        4.3.5 巡检员位置信息提交接口第42-43页
    4.4 巡检流程设计第43-44页
    4.5 巡检端 APP 设计第44-49页
        4.5.1 巡检员登录第44页
        4.5.2 请求巡检线路第44-45页
        4.5.3 请求线路的关键节点第45-46页
        4.5.4 绘制巡检线路第46页
        4.5.5 通用性接口访问第46-47页
        4.5.6 Android 端位置数据短信发送第47-48页
        4.5.7 巡检手机端得到当前位置数据第48-49页
    4.6 巡检系统数据传输可靠性设计第49-51页
        4.6.1 数据发送可靠性(GSM 短信与 3G 信号切换)第49-50页
        4.6.2 数据接收端高并发支持设计第50-51页
    4.7 系统数据库设计第51-52页
    4.8 系统核心功能的实现与测试第52-54页
        4.8.1 监控端第52-54页
        4.8.2 手机巡检端第54页
    4.9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6-58页
    5.1 全文总结第56页
    5.2 工作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62页
附录A 攻读学位其间发表的论文第62-63页
详细摘要第63-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IP城域网路由协议改进的平稳过渡研究
下一篇:基于人脸检测的客流量统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