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1. 纳米荧光材料量子点生物成像的研究 | 第11-15页 |
·纳米荧光材料量子点 | 第11-13页 |
·量子点的概念及性质 | 第11-12页 |
·量子点的合成方法 | 第12-13页 |
·量子点在生物成像方面的应用 | 第13-15页 |
2. 纳米羟基磷灰石在药物缓释中的应用研究 | 第15-19页 |
·纳米羟基磷灰石概述 | 第15-17页 |
·纳米羟基磷灰石的概念及性质 | 第15-16页 |
·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合成方法 | 第16-17页 |
·纳米羟基磷灰石在药物缓释中的研究 | 第17-19页 |
·药物缓释的研究 | 第17-18页 |
·羟基磷灰石在药物缓释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3.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量子点—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及表征 | 第21-29页 |
1. 材料 | 第21-22页 |
·主要试剂 | 第21页 |
·主要实验设备 | 第21-22页 |
2. 方法 | 第22-24页 |
·CdSe/CdTe/ZnSe量子点的合成 | 第22页 |
·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合成 | 第22页 |
·量子点—羟基磷灰石(QDs—HAP)复合物的合成 | 第22-23页 |
·量子点-羟基磷灰石-环丙沙星(QDs-HAP-C)复合物的制备 | 第23页 |
·不同反应时间下对QD-HAP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23页 |
·QDs-HAP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23-24页 |
·粒径检测 | 第23页 |
·荧光强度检测 | 第23页 |
·复合物表面基团检测 | 第23-24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4-28页 |
·粒径检测结果与讨论 | 第24-25页 |
·荧光强度检测结果与分析 | 第25-27页 |
·表面基团检测的结果与分析 | 第27-28页 |
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QDS-HAP-C抑菌效果研究 | 第29-34页 |
1. 试剂和仪器 | 第29-30页 |
·实验试剂 | 第29页 |
·实验设备 | 第29-3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菌种的活化 | 第30页 |
·菌液稀释倍数的确定 | 第30页 |
·不同材料的抑菌作用测定 | 第30-31页 |
·不同材料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 | 第30页 |
·不同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 | 第30-31页 |
·抑菌率的计算 | 第3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33页 |
·不同样品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 | 第31-32页 |
·不同样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 | 第32-33页 |
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量子点-羟基磷灰石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研究 | 第34-39页 |
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34-35页 |
·实验试剂 | 第34页 |
·实验设备 | 第34-3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菌种的活化 | 第35页 |
·菌液稀释倍数的确定 | 第35页 |
·药物缓释作用的研究 | 第35-36页 |
·QDs-HAP-C与环丙沙星在微生物中的缓释作用研究 | 第35-36页 |
·抑菌率的计算 | 第3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6-38页 |
·QDs-HAP-C和环丙沙星在大肠杆菌中的药物缓释效果 | 第36-37页 |
·QDs-HAP-C和环丙沙星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药物缓释效果 | 第37-38页 |
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QDS-HAP在小鼠体内毒性研究及荧光成像应用 | 第39-46页 |
1. 材料与设备 | 第39-40页 |
·实验试剂及材料 | 第39-40页 |
·实验设备 | 第4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0页 |
·CdSe及QDs-HAP小鼠体内毒性实验 | 第40页 |
·小鼠体内生物成像的研究 | 第4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0-45页 |
·小鼠体内不同物质的毒性实验 | 第40-42页 |
·不同荧光材料在小鼠体内成像的研究 | 第42-45页 |
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全文小结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