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字母注释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双向拉伸加载装置的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1.3 含过渡层软基薄膜断裂损伤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双向拉伸载荷下含过渡层拉伸变形损伤理论 | 第21-31页 |
2.1 本章概述 | 第21-22页 |
2.2 薄膜/基底拉伸变形断裂理论 | 第22-24页 |
2.3 薄膜/基底的裂纹密度与断裂强度 | 第24-28页 |
2.4 最小应变能密度因子理论 | 第28-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双向拉伸试件优化与制备 | 第31-40页 |
3.1 本章概述 | 第31页 |
3.2 十字形试件的优化设计 | 第31-35页 |
3.3 试件基底加工模具设计 | 第35-37页 |
3.4 试件制备 | 第37-39页 |
3.4.1 试件材料的选取 | 第37-38页 |
3.4.2 磁控溅射镀膜 | 第38-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双向拉伸加载系统的研发 | 第40-51页 |
4.1 本章概述 | 第40页 |
4.2 双向拉伸加载装置 | 第40-45页 |
4.2.1 双向拉伸加载装置整体结构 | 第41-43页 |
4.2.2 驱动方式的设计与选择 | 第43-44页 |
4.2.3 夹具的设计 | 第44-45页 |
4.3 加载比例调整装置设计 | 第45-47页 |
4.4 数据采集系统 | 第47-49页 |
4.5 双向加载比例的可靠性分析 | 第49-5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SSIF结构双向拉伸应力比传递的有限元分析 | 第51-59页 |
5.1 本章概述 | 第51页 |
5.2 SSIF结构有限元建模 | 第51-52页 |
5.3 过渡层泊松比对各层双向应力比的影响 | 第52-53页 |
5.4 位移加载比对各层结构双向应力比的影响 | 第53-55页 |
5.5 过渡层泊松比对双向应力比传递的影响 | 第55-56页 |
5.6 位移加载比例对双向应力比传递的影响 | 第56-58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双向拉伸下含过渡层软基薄膜断裂损伤的实验研究 | 第59-67页 |
6.1 本章概述 | 第59页 |
6.2 双向拉伸实验系统和过程实现 | 第59-61页 |
6.3 双向拉伸SSIF结构的表面裂纹形貌研究 | 第61-65页 |
6.3.1 双向拉伸相比于单向拉伸的裂纹形貌特点与参数描述 | 第61-62页 |
6.3.2 等位移加载比下薄膜结构对SSIF结构应变参数与裂纹密度的影响 | 第62-64页 |
6.3.3 加载方式对SSIF结构裂纹形貌与应变参数的影响 | 第64-65页 |
6.4 SSIF结构二级裂纹开裂角的研究 | 第65-66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