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拐凸起南斜坡二叠系佳木河组砂砾岩储层特征分析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1 砂砾岩储层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2 浊沸石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 第10-11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1.4.1 沉积微相研究 | 第11页 |
1.4.2 储层特征研究 | 第11-12页 |
1.4.3 储层主控因素研究 | 第12页 |
1.4.4 储层分类评价预测 | 第12页 |
1.5 主要工作量 | 第12-13页 |
1.5.1 文献调研、基础地质资料收集 | 第12页 |
1.5.2 沉积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 第12页 |
1.5.3 致密砂砾岩储层特征表征 | 第12-13页 |
1.6 主要认识与成果 | 第13-14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4-17页 |
2.1 区域地理位置与构造特征 | 第14-16页 |
2.2 区域地层划分及分布特征 | 第16-17页 |
第3章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第17-25页 |
3.1 单井相分析 | 第17-19页 |
3.2 连井相分析 | 第19-20页 |
3.3 沉积相平面展布 | 第20-25页 |
第4章 储层特征分析 | 第25-43页 |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第25-29页 |
4.2 储集空间类型 | 第29-32页 |
4.3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 第32-36页 |
4.4 储层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第36-43页 |
第5章 储层发育因素综合研究 | 第43-58页 |
5.1 浊沸石形成分布机理 | 第43-45页 |
5.1.1 浊沸石特征 | 第43-44页 |
5.1.2 浊沸石形成机理 | 第44-45页 |
5.2 沉积相带控制浊沸石含量分布 | 第45-50页 |
5.2.1 扇三角洲平原亚相浊沸石含量 | 第46-47页 |
5.2.2 扇三角洲过渡亚相浊沸石含量 | 第47-49页 |
5.2.3 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浊沸石含量 | 第49-50页 |
5.3 储层物性主控因素分析 | 第50-58页 |
5.3.1 沉积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第50-52页 |
5.3.2 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第52-57页 |
5.3.3 储层物性决定性控制因素 | 第57-58页 |
第6章 储层评价预测 | 第58-65页 |
6.1 储层物性分类评价 | 第58-59页 |
6.2 优质储层展布预测 | 第59-65页 |
第7章 结论与认识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