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论我国审查批准逮捕制度的完善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9页
    一、选题的理由第7页
    二、该课题的研究现状第7-8页
    三、本文的结构安排第8-9页
第一章 我国审查批准逮捕制度现状分析第9-19页
    一、我国审查批准逮捕程序的立法规定第9-11页
        (一) 受理案件第9页
        (二) 审查案件第9页
        (三) 作出决定第9-10页
        (四) 审查批准逮捕程序中犯罪嫌疑人的权利第10页
        (五) 审查批准逮捕决定的救济渠道第10-11页
    二、我国审查批准逮捕制度的缺陷第11-14页
        (一) 审查主体无法独立行使权力第11-12页
        (二) 控辩双方地位不平等第12页
        (三) 当事人不能充分介入审查批准逮捕程序第12-13页
        (四) 容易导致不必要的羁押持续进行第13-14页
    三、当前问题产生的原因第14-19页
        (一) 以侦查为中心的影响根深蒂固第15页
        (二) 审查主体不中立第15-17页
        (三) 审查批准逮捕程序行政化第17-18页
        (四) 审前定期复查制度虚设第18-19页
第二章 我国审查批准逮捕程序诉讼化改造的目标第19-23页
    一、有利于实现程序的公平正义第19页
        (一) 设置对抗式的审查方式限制侦查权第19页
        (二) 保障当事人充分的刑事诉讼参与权第19页
        (三) 赋予犯罪嫌疑人持续的救济权利第19页
    二、有利于更好地保障人权第19-21页
        (一) 与国际法接轨创造条件第19-20页
        (二) 实现保障人权的宪法权利第20页
        (三) 落实司法体制改革的要求第20-21页
    三、有利于树立检察机关的司法公信力第21-22页
        (一) 有利于维护法律的权威第21页
        (二) 降低审查批准逮捕决定的随意性第21页
        (三) 使检察机关能够从矛盾中解脱第21-22页
    四、有利于定纷止争、构建社会和谐第22-23页
        (一) 能够防止矛盾激化第22页
        (二) 能够提高诉讼质效第22页
        (三) 消除犯罪嫌疑人的不满情绪第22-23页
第三章 我国审查批准逮捕程序的构建第23-34页
    一、确立审查主体的独立性第23-26页
        (一) 审查主体的选择第23-24页
        (二) 独立行使权力的制度保障第24-26页
        (三)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第26页
    二、确定控辩对抗的诉讼模式第26-29页
        (一) 公安机关的提捕论证机制第27页
        (二) 犯罪嫌疑人的异议参与机制第27-28页
        (三) 检察机关的中立审查机制第28-29页
    三、实现相关人员的权利保障第29-30页
        (一) 审前充分告知权利义务第29页
        (二) 审时全面听取多方意见第29-30页
        (三) 审后及时向各方说理第30页
    四、建立逮捕程序的复审制度第30-34页
        (一) 侦查阶段的复审第31-32页
        (二) 审查起诉阶段的复审第32页
        (三) 审判阶段的复审第32-34页
结语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事强制医疗的检察监督研究
下一篇:我国设立低度戒备监狱的法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