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川中地区震旦系—下古生界储层地质特征及控藏作用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3页
    1.1 题目来源第7页
    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7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第7-10页
        1.3.1 碳酸盐岩气藏储层地质特征研究现状第8-9页
        1.3.2 碳酸盐岩储层主控因素研究现状第9页
        1.3.3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震旦系—下古生界储层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9-10页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0-11页
        1.4.1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4.2 技术路线第11页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第11-13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3-23页
    2.1 研究区位置和勘探现状第13页
    2.2 构造演化及分区第13-17页
        2.2.1 区域构造位置及分区第13-14页
        2.2.2 构造演化特征第14页
        2.2.3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形成及演化第14-17页
        2.2.4 裂陷槽的形成演化第17页
    2.4 沉积地层特征第17-19页
    2.5 生储盖组合第19-23页
        2.5.1 灯影组储盖组合及源储配置关系第19-21页
        2.5.2 龙王庙组储盖组合及源储配置关系第21-23页
第3章 川中地区震旦系—下古生界储层地质特征第23-40页
    3.1 储层岩性及分布特征第23-27页
        3.1.1 储层岩性特征第23-25页
        3.1.2 储层分布特征第25-27页
    3.2 储层沉积特征第27-29页
        3.2.1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第27-28页
        3.2.2 沉积相模式第28-29页
    3.3 储集空间类型第29-35页
        3.3.1 孔隙第29-31页
        3.3.2 溶洞第31-32页
        3.3.3 裂缝第32-35页
    3.4 储层物性特征第35-40页
        3.4.1 灯影组储层物性分布特征第35-37页
        3.4.2 龙王庙组储层物性分布特征第37-40页
第4章 影响储层发育程度及物性的主要因素第40-55页
    4.1 构造作用第40-43页
        4.1.1 桐湾运动与古岩溶关系第40-41页
        4.1.2 古裂陷槽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第41-43页
    4.2 沉积作用第43-50页
        4.2.1 储层沉积相及岩性与物性的关系第43-45页
        4.2.2 储层发育程度与滩体厚度的关系第45-50页
    4.3 成岩作用第50-55页
        4.3.1 岩溶作用第50-52页
        4.3.2 白云石化作用第52-53页
        4.3.3 压实作用第53页
        4.3.4 胶结充填作用第53-55页
第5章 储层控藏作用第55-69页
    5.1 储层沉积相和岩性控油气特征第55-60页
    5.2 储层物性控油气特征第60-66页
        5.2.1 储层物性平面特征和天然气产能关系第62-64页
        5.2.2 单井储层物性和天然气产能关系第64-66页
    5.3 储层岩溶作用控油气特征第66-69页
第6章 结论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中下奥陶统沉积正演模拟
下一篇:塔里木迪那2气田古近系—新近系异常压力特征与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