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状况 | 第8-12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章节安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流线可视化技术 | 第14-21页 |
2.1 流线的概念 | 第14-15页 |
2.2 流线的绘制 | 第15-18页 |
2.2.1 播种策略 | 第15-17页 |
2.2.2 速度插值 | 第17页 |
2.2.3 流线生成 | 第17-18页 |
2.3 流线的渲染 | 第18-20页 |
2.3.1 流线管 | 第18-19页 |
2.3.2 流线着色 | 第19-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流线特征及其二维直方图 | 第21-31页 |
3.1 流线特征 | 第21-24页 |
3.1.1 曲率 | 第21-22页 |
3.1.2 挠率 | 第22页 |
3.1.3 曲折度 | 第22-23页 |
3.1.4 速度方向熵 | 第23页 |
3.1.5 螺旋度 | 第23-24页 |
3.2 特征的缩放特性 | 第24-27页 |
3.2.1 曲率的缩放特性 | 第24-25页 |
3.2.2 挠率的缩放特性 | 第25页 |
3.2.3 曲折度的缩放不变性 | 第25-26页 |
3.2.4 速度方向熵的缩放不变性 | 第26-27页 |
3.3 二维直方图 | 第27-28页 |
3.4 CUDA技术 | 第28-30页 |
3.4.1 CUDA基础 | 第28-29页 |
3.4.2 二维直方图的计算 | 第29-3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流线的相似性与流线聚类 | 第31-39页 |
4.1 流线的相似性 | 第31-35页 |
4.1.1 推土机距离(EMD) | 第31-33页 |
4.1.2 迭代最近点距离(ICP) | 第33-35页 |
4.2 流线聚类方法 | 第35-38页 |
4.2.1 k-means聚类 | 第35-36页 |
4.2.2 层次聚类 | 第36-3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基于特征分布的三维流场可视化方法 | 第39-49页 |
5.1 特征描述子 | 第39-41页 |
5.2 加权EMD距离 | 第41页 |
5.3 流线的选择性显示 | 第41-42页 |
5.4 可视化步骤 | 第42-44页 |
5.5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44-48页 |
5.5.1 直方图柱数对流线聚类的影响分析 | 第44-45页 |
5.5.2 特征描述子加权系数影响可视化结果的分析 | 第45-46页 |
5.5.3 流场的可视化显示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