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

太阳能—土壤源吸收式热泵系统运行参数优化及实验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8-15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8页
    1.2 课题研究意义第8-11页
        1.2.1 太阳能资源利用第8-9页
        1.2.2 地源热泵系统第9-10页
        1.2.3 太阳能—土壤源吸收式热泵系统的提出第10-11页
    1.3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4 地埋管土壤温度场的研究状况第13-14页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2章 太阳能—土壤源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数学模型建立第15-27页
    2.1 TRNSYS软件介绍第15-16页
    2.2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传热理论第16-17页
        2.2.1 平板集热器结构第16页
        2.2.2 平板集热器模型第16-17页
    2.3 地埋管传热模型第17-23页
        2.3.1 地埋管换热器TRNSYS模型第17页
        2.3.2 土壤源吸收式热泵地埋管换热分析第17-23页
    2.4 吸收式热泵模型第23-25页
    2.5 建筑负荷侧的数学模型第25-26页
    2.6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太阳能—土壤源吸收式热泵系统的TRNSYS模拟研究第27-40页
    3.1 太阳能—土壤源吸收式热泵系统的TRNSYS模型搭建第27-28页
    3.2 系统TRNSYS模型的描述与运行策略第28-29页
    3.3 系统在TRNSYS中各模块的描述与部分参数设计第29-32页
        3.3.1 吸收式热泵模块第29-30页
        3.3.2 太阳能集热器模块第30页
        3.3.3 地埋管换热器模块第30页
        3.3.4 水泵模块第30页
        3.3.5 其他模块第30-32页
    3.4 系统TRNSYS模型模拟结果分析第32-34页
    3.5 系统TRNSYS模型变工况模拟第34-38页
        3.5.1 变太阳能循环流量第34-36页
        3.5.2 变太阳能集热器集热面积第36-38页
    3.6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4章 吸收式热泵多井换热实验研究第40-54页
    4.1 土壤源吸收式热泵系统实验台介绍第40-46页
        4.1.1 实验平台简介第40页
        4.1.2 地下埋管换热器系统第40-42页
        4.1.3 吸收式热泵系统第42-44页
        4.1.4 数据采集系统第44-46页
    4.2 实验目的和方案第46页
        4.2.1 实验目的第46页
        4.2.2 实验方案第46页
    4.3 实验结果分析第46-51页
        4.3.1 土壤初始温度第46-47页
        4.3.2 地埋管总进出口温度第47页
        4.3.3 单位井深换热强度第47-48页
        4.3.4 各井土壤温度分布第48-49页
        4.3.5 吸收式热泵机组参数及系统能量平衡校核第49-51页
    4.4 土壤源吸收式热泵换热模型验证第51-53页
        4.4.1 实验与模拟工况介绍第51页
        4.4.2 换热器周围土壤温度的验证第51-53页
    4.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土壤源吸收式热泵不同工况下的模拟分析第54-59页
    5.1 热泵长期运行对地埋管周围土壤温度场的影响第54-55页
    5.2 换热强度对地埋管周围土壤温度场的影响第55-57页
    5.3 不同井间距对地埋管周围土壤温度场的影响第57-58页
    5.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结论与建议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传统聚落防火技术体系研究
下一篇:集中供热管道系统安全评估方法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