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第12-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案 | 第13-15页 |
1.4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评价 | 第16-22页 |
2.1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6-18页 |
2.2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8-21页 |
2.2.1 从全国视角来研究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 | 第18-19页 |
2.2.2 从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需求来研究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 | 第19页 |
2.2.3 以区域、个别省市县为视角来研究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 | 第19-20页 |
2.2.4 其他对于金融发展对相关具体产业影响的研究 | 第20-21页 |
2.3 国内外研究成果评价 | 第21-22页 |
第三章 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性:理论分析 | 第22-32页 |
3.1 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概念界定 | 第22-27页 |
3.1.1 金融发展的相关概念 | 第22-23页 |
3.1.2 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概念 | 第23-27页 |
3.2 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效应 | 第27-29页 |
3.2.1 促进产业资本的流动和聚集 | 第28页 |
3.2.2 促进产业技术实现升级和变迁 | 第28页 |
3.2.3 促进产业内控机制的诱致性演化 | 第28-29页 |
3.2.4 促进产业运营机制与国际接轨 | 第29页 |
3.3 产业结构调整对金融发展的带动效应 | 第29-30页 |
3.3.1 带动金融系统提高资本运作能力 | 第29-30页 |
3.3.2 带动金融系统的规模扩张 | 第30页 |
3.3.3 带动金融系统的效率提高 | 第30页 |
3.3.4 带动金融系统的创新发展 | 第30页 |
3.4 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循环系统 | 第30-32页 |
第四章 西南三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 | 第32-40页 |
4.1 西南三省的金融发展现状 | 第32-36页 |
4.1.1 西南三省金融体量发展情况分析 | 第32-33页 |
4.1.2 西南三省银行业的发展情况分析 | 第33-34页 |
4.1.3 西南三省证券业发展情况分析 | 第34-35页 |
4.1.4 西南三省保险业发展情况分析 | 第35-36页 |
4.2 西南三省的产业结构调整现状 | 第36-40页 |
4.2.1 西南三省三次产业总量增长情况分析 | 第36-38页 |
4.2.2 西南三省产业结构的调整情况分析 | 第38-40页 |
第五章 西南三省的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第40-50页 |
5.1 数据处理与指标选取 | 第40-43页 |
5.1.1 数据处理 | 第40页 |
5.1.2 指标选取 | 第40-42页 |
5.1.3 指标描述 | 第42-43页 |
5.2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 第43-50页 |
5.2.1 ADF平稳性检验 | 第43-44页 |
5.2.2 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 | 第44-45页 |
5.2.3 VAR模型系统平稳性检验 | 第45-47页 |
5.2.4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47页 |
5.2.5 模型分析结果的经济学解释 | 第47-50页 |
第六章 与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对比分析 | 第50-60页 |
6.1 西南三省与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情况对比 | 第50-53页 |
6.1.1 西南三省与长三角地区金融存量的发展情况对比 | 第50-51页 |
6.1.2 西南三省与长三角地区金融规模的发展情况对比 | 第51-52页 |
6.1.3 西南三省与长三角地区金融效率的发展情况对比 | 第52-53页 |
6.2 西南三省与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对比 | 第53-57页 |
6.2.1 西南三省与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动情况对比 | 第53-55页 |
6.2.2 西南三省与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情况对比 | 第55-56页 |
6.2.3 西南三省与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情况对比 | 第56-57页 |
6.3 西南三省与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互动情况实证对比 | 第57-60页 |
6.3.1 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互动性的实证分析 | 第57-58页 |
6.3.2 实证分析结果对比 | 第58-6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4页 |
7.1 研究的结论及其相关建议 | 第60-63页 |
7.1.1 结论 | 第60-61页 |
7.1.2 相关建议 | 第61-63页 |
7.2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63-64页 |
附录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