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区农民家庭伦理研究--以长治山区为例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导论 | 第11-13页 |
1 山区农民家庭的和谐家庭伦理内容及其意义 | 第13-19页 |
·农民家庭与山区农民家庭的基本特征 | 第13-14页 |
·和谐家庭伦理的内容 | 第14-16页 |
·和谐家庭伦理的意义 | 第16-19页 |
·家庭伦理是维系家庭和谐幸福的必要 | 第17页 |
·家庭伦理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 第17-18页 |
·家庭伦理是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18页 |
·家庭伦理是公民个体社会化的坚实基础 | 第18-19页 |
2 山区农民家庭伦理发展的现状 | 第19-31页 |
·山区农民家庭伦理呈现出的新变化 | 第19-20页 |
·山区农民家庭婚姻中情感因素增强 | 第19页 |
·山区农民家庭中男女平等逐步实现 | 第19-20页 |
·山区农民家庭中民主氛围逐步形成 | 第20页 |
·少生优生观念渐被山区农民家庭认可 | 第20页 |
·山区农民家庭伦理存在的问题 | 第20-28页 |
·传统孝道的失落和变异 | 第21-22页 |
·家庭成员间亲情淡化、缺失 | 第22-23页 |
·邻里间关系紧张、冷漠 | 第23-24页 |
·道德力的匮乏和个体道德价值的迷失 | 第24-25页 |
·山区农民家庭伦理血缘化根深蒂固 | 第25-26页 |
·农村社区伦理宗族化艰如磐石 | 第26-28页 |
·山区农民家庭伦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8-31页 |
·山区农民对外部信息辨别的差异性 | 第28-29页 |
·山区农民家庭成员伦理观念多样性 | 第29-31页 |
3 山区农民家庭的和谐家庭伦理的构建 | 第31-41页 |
·勤劳、务实兴业的生产伦理 | 第31-33页 |
·公平、诚实守信的交换伦理 | 第33-34页 |
·合理、公正共享的分配伦理 | 第34-35页 |
·时尚、文明适度的消费伦理 | 第35-37页 |
·惜夫妇、孝父母的亲情伦理 | 第37-38页 |
·育英才、兴家庭的亲子伦理 | 第38-39页 |
·明责任、知荣辱的社会伦理 | 第39-41页 |
4 山区农民家庭伦理构建的必要措施 | 第41-45页 |
·执行国家政策,提高山区农民家庭收入 | 第41页 |
·加强交通通信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 第41页 |
·建立和扩大山区农民信息获取渠道 | 第41-42页 |
·加强家庭成员伦理宣传和道德教育 | 第42页 |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第42-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9页 |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