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8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2.现实意义 | 第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国外学者对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系统方法 | 第15-16页 |
2.动态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第16页 |
3.对比分析法 | 第16页 |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 第16页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16-18页 |
一、马克思所有制理论 | 第18-22页 |
(一)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形成 | 第18-22页 |
1.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 | 第20-21页 |
2.所有制与生产力的关系 | 第21页 |
3.农村土地所有制、产权与所有权三者之间的关系 | 第21-22页 |
二、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历史沿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2-33页 |
(一)建国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历史演变 | 第22-26页 |
1.土地改革时期(1949—1952年) | 第22-24页 |
2.农村合作化时期(1953—1957年) | 第24-25页 |
3.人民公社时期(1958—1978年) | 第25页 |
4.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今) | 第25-26页 |
(二)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现状 | 第26-29页 |
1.现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 | 第26-27页 |
2.现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制度 | 第27页 |
3.现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 | 第27-28页 |
4.现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 | 第28页 |
5.现行农村土地征地补偿制度 | 第28-29页 |
(三)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9-33页 |
1.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主体和权能不明 | 第30-31页 |
2.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不充分和制度不健全 | 第31页 |
3.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无序、缺乏监管和控制 | 第31-32页 |
4.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不完整 | 第32-33页 |
5.农村土地征地补偿方式单一且分配不合理 | 第33页 |
三、深化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和完善马克思所有制理论 | 第33-39页 |
(一)健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 第34-35页 |
(二)探索土地流转方式,开展适度规模经营 | 第35页 |
(三)优化土地规划,促进集体土地有序入市流转 | 第35-36页 |
(四)加快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积极推进农村“两权”抵押贷款 | 第36-37页 |
(五)规范土地征收补偿程序,完善征地补偿制度 | 第37-39页 |
结束语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