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3页 |
1.1 选题的来源和背景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1 国内儿童仿生产品存在问题 | 第11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12-13页 |
第2章 儿童产品仿生形态设计应用的基本理论 | 第13-23页 |
2.1 儿童产品设计与基本原则 | 第13-15页 |
2.1.1 儿童产品设计 | 第13页 |
2.1.2 儿童产品设计基本原则 | 第13-15页 |
2.2 仿生学 | 第15页 |
2.3 仿生设计 | 第15-20页 |
2.3.1 仿生设计历史概述 | 第16-17页 |
2.3.2 仿生设计的分类 | 第17-20页 |
2.3.3 仿生设计的原则 | 第20页 |
2.4 儿童产品仿生形态设计的意义 | 第20-23页 |
第3章 儿童产品仿生形态的设计方法 | 第23-45页 |
3.1 儿童产品仿生形态设计方法的体系结构 | 第25-27页 |
3.2 儿童产品仿生形态设计方法的设计流程 | 第27-29页 |
3.3 儿童产品仿生形态设计方法的影响因素 | 第29-39页 |
3.3.1 儿童审美对儿童产品仿生形态设计方法的影响 | 第29-36页 |
3.3.2 消费群体对儿童产品仿生形态设计方法的影响 | 第36-39页 |
3.4 儿童产品仿生形态的设计方法的应用 | 第39-42页 |
3.4.1 抽象仿生法与具象仿生法的应用 | 第39-41页 |
3.4.2 视觉特征法与整体意象法的应用 | 第41-42页 |
3.4.3 隐喻法的应用 | 第42页 |
3.5 立意明确的创意方法的应用 | 第42-45页 |
3.5.1 追求仿生形态的功能特征 | 第43页 |
3.5.2 凸显使用者角色的象征意义 | 第43页 |
3.5.3 加强对儿童的感官刺激 | 第43-45页 |
第4章 儿童产品仿生形态设计的案例分析 | 第45-51页 |
4.1 仿生形态儿童产品现状分析 | 第45页 |
4.2 “SunnySide”早餐小工具 | 第45-46页 |
4.3 废纸箱变废为宝 | 第46-47页 |
4.4 “西瓜虫”儿童座椅 | 第47页 |
4.5 花蕊中的沐浴 | 第47-48页 |
4.6 “功夫熊猫”儿童床 | 第48-51页 |
第5章 儿童产品仿生形态设计的实践 | 第51-59页 |
5.1 确定儿童产品设计目标——儿童安全座椅 | 第51页 |
5.2 对儿童安全座椅分类与设计定位 | 第51-52页 |
5.2.1 儿童安全座椅的分类 | 第51-52页 |
5.2.2 设计定位 | 第52页 |
5.3 儿童安全座椅的设计阶段 | 第52-59页 |
5.3.1 寻找灵感来源——意向同 | 第52页 |
5.3.2 草图绘制阶段 | 第52-54页 |
5.3.3 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54页 |
5.3.4 三维效果图的制作 | 第54-55页 |
5.3.5 设计方案的细节说明 | 第55-59页 |
第6章 儿童产品仿生形态设计的前景与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