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马头古镇的建设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4-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5-20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1.3 论文研究的方法 | 第20页 |
1.3.1 实地调研法 | 第20页 |
1.3.2 访谈法 | 第20页 |
1.3.3 文献研究法 | 第20页 |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创新点 | 第20-22页 |
1.4.1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20-21页 |
1.4.2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2章 马头古镇概况 | 第22-34页 |
2.1 地理区位 | 第22页 |
2.2 自然环境 | 第22-23页 |
2.3 历史文化 | 第23-28页 |
2.4 社会与经济环境 | 第28-30页 |
2.5 马头古镇开发建设现状 | 第30-34页 |
2.5.1 马头古镇规划建设思路和发展定位 | 第30-31页 |
2.5.2 马头古镇系统结构与开发建设现状 | 第31-34页 |
第3章 马头古镇开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34-39页 |
3.1 资源保护不力,环境破坏严重 | 第34-35页 |
3.2 专业人才匮乏,挖掘策划不够 | 第35-37页 |
3.3 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 | 第37页 |
3.4 缺少产业支撑,发展后劲薄弱 | 第37页 |
3.5 古镇知名度低,影响力不大 | 第37-39页 |
第4章 国内古城镇开发建设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 第39-43页 |
4.1 古城镇开发建设的经验 | 第39-40页 |
4.1.1 编制古镇保护规划,严格保护古镇风韵 | 第39页 |
4.1.2 经营和管理均由专业化运作团队运作 | 第39-40页 |
4.1.3 以单一文化主题为核心打造古镇 | 第40页 |
4.2 古城镇开发建设的教训 | 第40-42页 |
4.2.1 古城镇建设缺少特色,差异性小 | 第40页 |
4.2.2 古镇文化逐步消失 | 第40-41页 |
4.2.3 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难协调 | 第41页 |
4.2.4 相关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 第41-42页 |
4.3 古城镇开发建设经验与教训的启示 | 第42-43页 |
第5章 马头古镇开发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43-55页 |
5.1 立足发展战略,重新认识古镇 | 第43-45页 |
5.1.1 马头古镇的独特性 | 第43-44页 |
5.1.2 马头古镇的联动性 | 第44页 |
5.1.3 马头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基本思路 | 第44-45页 |
5.2 搞好规划建设,恢复古镇原貌 | 第45-47页 |
5.2.1 搜集整理马头原貌资料 | 第45-46页 |
5.2.2 精益求精搞好规划设计 | 第46页 |
5.2.3 严格把关开展施工建设 | 第46-47页 |
5.3 挖掘文化内涵,铸造古镇之魂 | 第47-48页 |
5.3.1 系统研究,准确定位 | 第47页 |
5.3.2 深度挖掘,抢救史料 | 第47-48页 |
5.3.3 综合研发,产品包装 | 第48页 |
5.4 展示古镇形象,扬其古镇名声 | 第48-53页 |
5.4.1 提炼主题,喊响主题形象口号 | 第48-49页 |
5.4.2 突出优势,深度开发旅游产品 | 第49页 |
5.4.3 联动发展,打造竞争力 | 第49-51页 |
5.4.4 以人为本,最大限度使当地居民受益 | 第51-53页 |
5.5 保护开发并重,实现提质增效 | 第53-55页 |
5.5.1 充足的资金是古镇保护和开发的保障 | 第53页 |
5.5.2 规范的管理是古镇保护和开发的核心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