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气象观测资料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项目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4 国内应用于气象的主要分析应用软件 | 第15-16页 |
1.4.1 MICAPS系统平台 | 第15-16页 |
1.4.2 MESIS系统平台 | 第16页 |
1.5 课题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第16-18页 |
1.5.1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5.2 课题研究目标 | 第17-18页 |
1.6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系统相关技术和理论 | 第19-27页 |
2.1 软件架构选择 | 第19-20页 |
2.1.1 C/S架构 | 第19页 |
2.1.2 B/S架构 | 第19-20页 |
2.2 开发工具选择 | 第20-22页 |
2.2.1 系统开发平台 | 第20页 |
2.2.2 Python语言 | 第20-21页 |
2.2.3 MySQL数据库 | 第21页 |
2.2.4 Surfer | 第21-22页 |
2.3 关键技术 | 第22-26页 |
2.3.1 数据仓库 | 第22-24页 |
2.3.2 ETL技术 | 第24-25页 |
2.3.3 存储过程技术 | 第25页 |
2.3.4 联机分析处理技术(OLAP)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系统分析和概要设计 | 第27-38页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27页 |
3.2 功能需求分析 | 第27-29页 |
3.3 概要设计 | 第29-31页 |
3.3.1 系统总体框架 | 第29-30页 |
3.3.2 数据仓库体系结构 | 第30页 |
3.3.3 数据仓库设计步骤 | 第30-31页 |
3.4 观测数据基本信息 | 第31-35页 |
3.4.1 实时观测数据 | 第32-35页 |
3.4.2 历史观测数据 | 第35页 |
3.4.3 土壤湿度观测数据 | 第35页 |
3.4.4 高空气象观测数据 | 第35页 |
3.5 开发环境设计 | 第35-37页 |
3.5.1 硬件环境设计 | 第35-36页 |
3.5.2 软件环境设计 | 第36页 |
3.5.3 数据库连接 | 第36页 |
3.5.4 数据接口程序设计 | 第36页 |
3.5.5 数据目录结构 | 第36-3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数据仓库设计 | 第38-56页 |
4.1 概念模型设计阶段 | 第38-39页 |
4.1.1 元数据 | 第38页 |
4.1.2 主题设计 | 第38-39页 |
4.2 逻辑模型设计阶段 | 第39-45页 |
4.2.1 多维数据模型设计 | 第39页 |
4.2.2 存储结构设计 | 第39-40页 |
4.2.3 确定索引策略 | 第40页 |
4.2.4 事实表设计 | 第40-41页 |
4.2.5 维表设计 | 第41-42页 |
4.2.6 数据库E-R图 | 第42-43页 |
4.2.7 多维数据集 | 第43-45页 |
4.3 物理模型设计阶段 | 第45-50页 |
4.3.1 数据表设计 | 第45-46页 |
4.3.2 存储过程设计 | 第46-48页 |
4.3.3 触发机制设计 | 第48页 |
4.3.4 数据库连接 | 第48-49页 |
4.3.5 数据仓库备份 | 第49-50页 |
4.4 ETL过程实现 | 第50-55页 |
4.4.1 数据初始装载 | 第50页 |
4.4.2 数据转换 | 第50-51页 |
4.4.3 数据净化 | 第51-55页 |
4.4.4 数据装载 | 第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第56-70页 |
5.1 实时资料查询 | 第56-58页 |
5.1.1 实时资料 | 第56-57页 |
5.1.2 最近三天实况 | 第57页 |
5.1.3 气象要素演变曲线 | 第57-58页 |
5.2 历史资料查询 | 第58-62页 |
5.2.1 历史温度查询 | 第58-59页 |
5.2.2 历史降水查询 | 第59-60页 |
5.2.3 单站气象要素查询 | 第60-61页 |
5.2.4 多站气象要素查询 | 第61-62页 |
5.3 距平查询 | 第62-64页 |
5.3.1 平均气温距平 | 第62页 |
5.3.2 降水距平百分率 | 第62-63页 |
5.3.3 距平图形展示 | 第63-64页 |
5.4 土壤湿度查询 | 第64-65页 |
5.5 服务产品制作 | 第65-66页 |
5.6 报警参数设置 | 第66-68页 |
5.7 外接程序管理 | 第68-69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第70-78页 |
6.1 系统功能测试 | 第70-76页 |
6.1.1 实时资料模块功能测试 | 第70-71页 |
6.1.2 历史资料模块功能测试 | 第71页 |
6.1.3 距平模块功能测试 | 第71-72页 |
6.1.4 土壤湿度模块功能测试 | 第72-74页 |
6.1.5 服务产品制作模块功能测试 | 第74-75页 |
6.1.6 报警模块功能测试 | 第75-76页 |
6.2 压力测试 | 第76-77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七章 总结及工作展望 | 第78-80页 |
7.1 总结 | 第78页 |
7.2 工作展望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