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常用缩写词 | 第12-13页 |
综述部分 | 第13-28页 |
第一章 绞股蓝的研究进展 | 第13-21页 |
1.1 绞股蓝概述 | 第13页 |
1.2 绞股蓝的化学成分 | 第13-16页 |
1.2.1 绞股蓝皂苷 | 第13-14页 |
1.2.2 绞股蓝多糖 | 第14-15页 |
1.2.3 黄酮类物质 | 第15页 |
1.2.4 其他成分 | 第15-16页 |
1.3 绞股蓝的药理学作用 | 第16-19页 |
1.3.1 抗肿瘤 | 第16-17页 |
1.3.2 免疫调节作用 | 第17页 |
1.3.3 降血脂作用 | 第17-18页 |
1.3.4 对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 第18页 |
1.3.5 抗氧化及抗衰老 | 第18-19页 |
1.3.6 其他作用 | 第19页 |
1.4 绞股蓝的毒力研究 | 第19页 |
1.5 绞股蓝的开发应用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胸腺的研究进展 | 第21-28页 |
2.1 胸腺的研究概况 | 第21-24页 |
2.1.1 胸腺的解剖学位置 | 第21页 |
2.1.2 胸腺增龄性变化的相关研究 | 第21-22页 |
2.1.3 胸腺小体的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2.2 肥大细胞的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2.3 Ghrelin的研究现状 | 第25-28页 |
实验部分 | 第28-59页 |
前言 | 第28-29页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9-34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29-30页 |
1.1.1 试验动物及分组处理 | 第29页 |
1.1.2 主要试验药品与试剂 | 第29页 |
1.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9-30页 |
1.1.4 常用试剂的配制(见附录) | 第30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30-34页 |
1.2.1 动物组织样品取材及固定 | 第30页 |
1.2.2 石蜡切片的制作 | 第30页 |
1.2.3 HE染色步骤 | 第30页 |
1.2.4 MTB染色步骤 | 第30-31页 |
1.2.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步骤 | 第31-32页 |
1.2.6 图片采集和数据统计分析 | 第32-34页 |
第二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4-50页 |
2.1 胸腺的解剖学位置及组织学结构 | 第34页 |
2.2 绞股蓝对广西三黄鸡胸腺重量和指数的影响 | 第34-36页 |
2.2.1 绞股蓝对广西三黄鸡胸腺重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2.2.2 绞股蓝对广西三黄鸡胸腺指数的影响 | 第35-36页 |
2.3 绞股蓝对广西三黄鸡胸腺皮髓比的影响 | 第36-38页 |
2.3.1 广西三黄鸡胸腺皮质和髓质的变化 | 第36-37页 |
2.3.2 绞股蓝对广西三黄鸡胸腺皮髓比的影响 | 第37-38页 |
2.4 绞股蓝对广西三黄鸡胸腺小体的影响 | 第38-41页 |
2.4.1 广西三黄鸡胸腺小体的形态 | 第38-39页 |
2.4.2 绞股蓝对广西三黄鸡胸腺小体数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2.4.3 绞股蓝对广西三黄鸡胸腺小体面积的影响 | 第40-41页 |
2.5 绞股蓝对广西三黄鸡胸腺内MC的影响 | 第41-45页 |
2.5.1 广西三黄鸡胸腺内MC的分布 | 第41-44页 |
2.5.2 绞股蓝对广西三黄鸡胸腺内MC数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2.6 绞股蓝对广西三黄鸡胸腺内Ghrelin的影响 | 第45-50页 |
2.6.1 广西三黄鸡胸腺内Ghrelin阳性细胞的分布 | 第45-47页 |
2.6.2 绞股蓝对广西三黄鸡胸腺内Ghrelin阳性细胞数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2.6.3 绞股蓝对广西三黄鸡胸腺内Ghrelin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MOD)的影响 | 第48-50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50-58页 |
3.1 绞股蓝对广西三黄鸡胸腺重量及指数的影响 | 第50-51页 |
3.2 绞股蓝对广西三黄鸡胸腺皮髓比的影响 | 第51-53页 |
3.3 绞股蓝对广西三黄鸡胸腺小体的影响 | 第53-55页 |
3.4 绞股蓝对广西三黄鸡胸腺内肥大细胞的影响 | 第55-56页 |
3.5 绞股蓝对广西三黄鸡胸腺内Ghrelin的影响 | 第56-58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9页 |
附录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