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9-14页 |
第一章 建立铲运机的仿真模型 | 第14-21页 |
1.1 研究对象简介 | 第14-16页 |
1.1.1 研究对象的主要技术参数 | 第14-15页 |
1.1.2 铲运机的整机简介 | 第15页 |
1.1.3 铲运机铲斗的工作过程 | 第15-16页 |
1.2 在SolidWorks环境中对铲运机建立三维模型 | 第16-19页 |
1.2.1 各部件的创建 | 第16-18页 |
1.2.2 铲运机的装配 | 第18页 |
1.2.3 模型干涉检测 | 第18-19页 |
1.3 铲运机铲斗模型导入ADAMS软件 | 第19-20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铲运机铲斗的动力学仿真与运动学仿真分析 | 第21-33页 |
2.1 添加铲斗的约束和驱动 | 第21-22页 |
2.2 对铲斗施加载荷 | 第22-24页 |
2.3 对铲斗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 | 第24-26页 |
2.3.1 铲斗的受力分析 | 第24-25页 |
2.3.2 液压缸的作用力分析 | 第25-26页 |
2.4 铲运机铲斗运动学仿真分析 | 第26-32页 |
2.4.1 铲斗工作过程分析 | 第26-28页 |
2.4.2 铲斗工作性能分析 | 第28-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铲运机铲斗的优化设计 | 第33-41页 |
3.1 建立模型 | 第33-35页 |
3.1.1 建立铲斗的仿真模型 | 第33-34页 |
3.1.2 建立可变参数模型 | 第34-35页 |
3.2 优化设计 | 第35-37页 |
3.2.1 创建目标函数 | 第35-36页 |
3.2.2 创建约束函数 | 第36-37页 |
3.2.3 对设计变量评估分析 | 第37页 |
3.3 优化情况分析 | 第37-40页 |
3.3.1 优化后铲斗稳定性分析 | 第38页 |
3.3.2 优化后卸料性能分析 | 第38页 |
3.3.3 优化后液压传动性能分析 | 第38-39页 |
3.3.4 优化后运动轨迹分析 | 第39页 |
3.3.5 优化前后参数对比情况 | 第39-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铲运机稳定性仿真分析 | 第41-52页 |
4.1 铲运机稳定性仿真分析方案 | 第41页 |
4.1.1 铲运机静态稳定性仿真时纵向坡度角的实现 | 第41页 |
4.1.2 铲运机纵向失稳角的测量 | 第41页 |
4.2 铲运机静态纵向稳定性仿真分析 | 第41-48页 |
4.2.1 铲运机低位卸载时的稳定性分析 | 第42-47页 |
4.2.2 铲运机中位卸载时的稳定性分析 | 第47-48页 |
4.3 铲运机在动态情况下的稳定性仿真分析 | 第48-51页 |
4.3.1 铲运机在纵向坡度角为 9.3°时的动态稳定性仿真分析 | 第48-50页 |
4.3.2 铲运机在纵向坡度角为 8.6°时的动态稳定性仿真分析 | 第50页 |
4.3.3 铲运机在纵向坡度角为 8°时的动态稳定性仿真分析 | 第50-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