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2-16页 |
| 1.1 动物贮食行为概述 | 第12-13页 |
| 1.1.1 贮食行为的定义和简介 | 第12页 |
| 1.1.2 贮食行为的分类 | 第12页 |
| 1.1.3 贮食微生境的定义及简介 | 第12-13页 |
| 1.1.4 贮食动物对灾难性盗食的行为响应 | 第13页 |
| 1.2 鸟类贮食行为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 1.3 杂色山雀贮食行为研究简介 | 第14-15页 |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 第2章 研究地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16-22页 |
| 2.1 研究地概况 | 第16-17页 |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17-18页 |
| 2.2.1 实验试剂 | 第17页 |
| 2.2.2 实验仪器 | 第17页 |
| 2.2.3 常用溶液配制 | 第17-18页 |
| 2.3 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 2.3.1 野外实验 | 第18-20页 |
| 2.3.2 DNA提取及性别鉴定 | 第20-21页 |
| 2.4 数据分析 | 第21-22页 |
| 第3章 结果 | 第22-29页 |
| 3.1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 | 第22页 |
| 3.2 杂色山雀个体贮食特点 | 第22-23页 |
| 3.3 三种情况下杂色山雀在不同贮食风险区的贮食 | 第23-24页 |
| 3.4 潜在盗食者的出现对雌雄杂色山雀贮食策略的影响 | 第24-25页 |
| 3.5 三种情况下杂色山雀在各贮食微生境贮食比例的变化 | 第25-26页 |
| 3.6 三种情况下雌雄杂色山雀在各贮食微生境贮食比例的变化 | 第26-29页 |
| 3.6.1 无潜在盗食者出现时雌雄杂色山雀在各贮食微生境贮食比例 | 第26-27页 |
| 3.6.2 种内潜在盗食者出现时雌雄杂色山雀在各种微生境贮食比例 | 第27页 |
| 3.6.3 种间潜在盗食者出现时雌雄杂色山雀在各微生境贮食比例 | 第27-29页 |
| 第4章 讨论 | 第29-33页 |
| 4.1 杂色山雀的贮食策略 | 第29-30页 |
| 4.2 干扰者的出现对杂色山雀贮食的影响 | 第30页 |
| 4.3 杂色山雀应对不同干扰者的贮食策略不同 | 第30-31页 |
| 4.4 性别对杂色山雀贮食的影响 | 第31-33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33-34页 |
| 致谢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39-40页 |
| 附录:杂色取食照片 | 第40-42页 |